第326章 完善制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請殿下賜下手書!”
瞿能再次拜倒。
“也罷!”
雖不知道瞿能為何著急,但朱允熥也不反對這種積極,“我與瞿成對眼,不如讓瞿成留下與我做伴,湯昱也會在左右,不知大將覺得如何?”
“殿下看得起我家三子留在身邊,瞿某隻希望殿下不忌小兒性野!”瞿能笑道。
“怎麼會?喜歡還不來不及!”
朱允熥大笑。
他可沒借親屬控制手下將領的念頭,不是說信任與否,而是沒這個必要,制度在就依靠制度來約束,制度約束不了那就去更改完善制度,何必事事試探人心?
不然事事都要防備,等到盤子大了,人多了,整日想著有的沒的,還要不要睡覺了?
孤家寡人的日子,朱允熥可是半點不想過!
“還不拜見殿下?”
瞿能笑著拍了一笑小兒的後背,臉上的笑意半點不藏。
“瞿成拜見殿下!”
“到我身邊來!”
李漆非常順眼遞了一份信紙過來,隨口打了一聲招呼,朱允熥便寫下手令,跟著與瞿能有交流一些內容,便讓壽山將瞿能送出去宮門。
跟著有讓常門帶領瞿成,瞿家之事到此算是完結,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來驗證。
……
次日清早,朱允熥攜筆墨紙硯,一個走進宮中齋房。
所謂齋房,類似與後世腳盆的和室。
室內鋪設竹蓆,室外有流水,除開一張桌案供人休憩外,屋內就只剩一檀香爐。
一入便是七日,期間每逢特定的時刻,都需要奉香奏報以告天地,以示虔誠!
吃食則為寒食!
同時每晚都有洗漱,洗刷被人認為汙穢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搓澡,變態化的那種。
過程中不會有人打擾,理論上就算是軍國大事也一樣。
神聖而尊崇!
對此朱允熥沒什麼好牴觸的,藉此正好靜心編書,梳理心中的思路,結合古今構建行知合一的思想綱領。
入夜,楊府書房。
“怎麼還沒訊息?”
楊吉,楊孟修父子已有些坐不住。
一連數日呂氏半點表示都沒有,好似將他們遺忘,等待的時間是焦急。
更別說楊家有自己的謀劃,就那懸而未決的感覺便如貓爪撓心,讓人半刻都不得安寧。
算算時間,這個點朱允熥當開始齋淨了?
呂氏真的一點都不著急嗎?
一旦朱允熥齋淨結束順勢完成皇陵祭祖,後續的祭祀便很難換人,讓朱允熥走完一套,日後朱允炆就算當上了儲君,晉為天子又能如此?
名不正而言不順!
朱允熥為嫡出,這點任誰都改變不了,可問題是嫡出也是有說法的,沒代表朱元璋祭祖什麼都好說,可完成接下來的事,老朱走後大明聽繼承者的,可皇室聽誰的呢?
這就有說法了!
一家之中,家長和宗長可以是一個人,但也可以不是。
老朱走之前若沒明確的說辭,朱允熥就是朱家皇室宗長,誰也拿不掉這個名分,藉此名分朱允熥能做的事可不少。
在深知禮法的楊吉看來,如今就是最好的下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