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了敲桌面,常森目光看向癱在沙發上的徐增壽,“具體的節奏肯定要定,但一套流程走下來,花費的時間太長。

我的意見,前期咱們先幹起來,讓李猛,葛青帶隊前出九江,登陸大王標記的地點,爭取在年前完成初步勘探,同時拿出駐地營造方案!

你們覺得如何?”

“可!”

聞言,徐增壽看著手指,“規劃,策劃書,要得到大會的批准,最快也要等到開年之後,近兩個月的時間空耗,真的太浪費時間了。

屯墾不僅僅只是駐兵,還要發展。

年後在行動,春耕肯定要錯過。

別看開年後,各地船塢上的飛剪船就能下海,但僅靠飛剪船運糧,運物明顯不足。

如果可以在正式入住之前,藉著這兩個月的空擋,開出幾百畝稻田用於來年春耕,勢將節約大量資源和運力!”

在什麼都講規矩的瓊海。

各體系的發展方向,增補職權部門,都要經過大會進行批准,過了全體討論之後那才是蓋棺的事。

就像當前朱允熥提出的第六體系,建設兵團體系,眼下可以打框架了,但想要合法還是要走一波流程。

眼下已是十一月,開年就有司局級以上全體會議,加之又是收尾的時日,就算再急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加塞一次全體會議。

別忘了,上一次全體會議的時間為八月,眼下也不過才結束三個月。

無論出於那點考慮,都不可能另行召開一次特殊會議。

不過某些小事上,軍機體系則可以先做起來。

“年底了,很多事情皆已經放緩,各地農墾隊進入休息階段,各方商賈的船隊陸續回港,這個時間運力最大的,不用白不用!”張巖極為平淡的說道。

海外貿易,也是分季節性。

就算不分季節性,年底這個時候,就算海外真有金山銀山,這個時間點也不會有多少人會有心思投在外面。

隨著瓊海發展,各地港口不斷建設完善。

中原商賈用於走私的海船不說全數,九成都在瓊海亮過相,七成完成過註冊登記,雖不清楚近些日子回來了幾艘,可大致估算一下,眼下的空餘運力絕對是一年之中最大,同時船主們也多空閒。

在不影響正常貿易的情況下,請他們幫個忙,溝通起來不會太難。

聽聞此言,徐增壽,常森微微點頭。

“既然如此,張巖你去找林天麓溝通,情誼要有,利益也不能少,往後伴隨著諸島佈局,對於船運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張巖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瞭解。

跟著常森看向徐增壽,“先行登島的人員,裝備,增壽你來負責,爭取在五天內完成,我則與三爺,黃子澄進行溝通,可以話,農墾隊的熟手怎麼也要先借用一到兩個月!”

“巖兄,兩年多,你這可是第一次登我榮欣的門,今個咱不問巖兄為何而來?只要巖兄開口,天麓說什麼都給你辦了!”

榮欣記門口,林天麓熱情無比拉住張巖的手。

聰明人,不玩虛的!

張巖這個節骨眼找自己,林天麓多少猜到了軍機想幹什麼?

不就是要船嗎?

他林天麓什麼不多,就是船多,人面廣……

自聽聞有關第六體系的訊息,細算了一波時間,林天麓便在暗中收集船隊的訊息,通知相熟的船主先將船停靠在瓊海。

瓊海的發展方向,隨第六體系建設兵團的籌備訊息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