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逃難而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加之提前有過進家入戶的詳細解釋,葛家村的村民多知道,因土地廣闊的原因,同是公寓房,村子裡給他們的房子會更大,小戶一百三十多個平,大戶一百六十平,足夠全家居住。
想要生活的更好,更是可以申請第二套,只是第二套沒了村子裡和瓊海國的補貼,要全出房錢。
這些都是講清楚的。
外村的或許有些想法,但有想法又如何,葛家村開國六鎮的地位,那是葛家村人自己掙來的,和他們並沒關係。
……
“第三就是農墾,靠海的土地要放棄,但好的地依舊不能丟,我們統計了一下,這樣的土地大概有六塊,兩千八百多畝。
這些土地全都要重新規劃,新修水利,不求做到農墾軍團那般,至少也要產出增加。
有大食堂,咱們不愁吃喝。
但整個瓊海總體目前還是缺糧的,種出來了,咱們自己存一部分,賣給大王一部分,咱們就有錢了。
之前的有流言說,大王希望我葛春蘭將土地承包下來,這說法是對的。
我和葛海算過了,兩千八百畝土地,一年下來可產糧七千五百石至八千石左右,交掉二成土地使用費,田稅,還剩五六千石,以今年收糧的價,差不多可以收一萬八千塊。
這麼多田進行規模化種植,僅需僱傭三百人,每人每月四塊,全年只需要一萬四千四百塊錢,遇到災年大王還會發補貼,我葛春蘭一人一年獨賺四千塊,幹上十年老孃比宋老爺還要有錢,而且你們還得感謝我!”
葛春蘭叉著腰環視四周。
瓊海立國以來,因先天環境的因素,加之大食堂的存在,朱允熥並沒有壓制農產品的價格。
糧食價格不僅沒有因農墾軍團的大規模產糧而降低,反而是逐步上漲,漸漸穩定在一石四百文左右。
這一價格對比應天府糧價,足足高出了一倍。
誰要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買這種高價糧,誰就要做好獻祭全家準備,可在瓊海無所謂,朱允熥是巴不得以這種價格海量收糧,左右糧食在手心中不慌,同時藉此快速增加民間財富。
因此葛春蘭說的這些不僅是真的,而且還是往少了算的。
“不過這敲骨吸髓,被人指指點點的錢,老姐不願意賺,也不想賺,其他人也別有這心思。
所有土地永不租聘個人,全數收入葛家鎮管理。
每畝土地,一年租金三塊錢,待土地分配到戶的之後,租金就會發下來。
另村子將在未來一年時間裡,花費五萬塊錢,從林大人手中貸款五萬塊,合十萬塊,新修水利,灌溉,增強每畝產出。
鎮子裡凡沒有正式職業的,每戶儘量安排一人加入葛家村農墾隊,特殊情況可照顧到兩人,凡認真做事的,完成基礎任務,每人每月兩塊錢。
十人為一小組,小組組長每月四塊,要求有農墾隊的經驗。
五組成一小隊,小隊長每月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