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酋長席位世襲,歸屬對應氏族,同時對應酋長院議員身份。

跟著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從各大附屬氏族中選拔出若干議員,組成酋長院議會,管理瓊海國各路土司。

形成新的“以土製土”的管理模式,將一道多選題,變成一道單選題!

外配合以普惠教育,宣傳立法等陽謀逐漸影響各路土司。

這一套方式成效很慢,但過程極穩,且長期難有反覆的可能,甚至與等到合適的時候,都不需要瓊海做什麼,就可以將人心徹底拽進手裡。

“真的是全靠同行承託啊!”

想到名教那些騷操作,朱允熥不由笑了起來。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要不是名教千年來玩的花,需要的時候講情分,不需要的時候來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朱允熥還真用不了這套模式。

方法,方向都有了,接下去都是內容補充!

受限於時代的侷限,這裡面的規則只能由朱允熥來制定。

行政權可以給,以土以土,沒有行政權就是空支票一張。

審判權?

可給,也可不給。

透過瓊海司法體系考試的土司,可擁有審判性,沒過就沒有,藉此讓土司熟悉瓊海的規矩。

立法權?

地方法可以,但必須遵守憲約。

財權?

這裡面要搞點花樣。

土地不強收,但選擇了瓊海,產出就必須交稅。

不過可以搞退稅補償,下面交一塊錢上來,瓊海跟著補你一塊五,看似脫褲子放屁,但流程要有。

同時第一批投效,還給你其他的福利。

一句話先馴養,剩下的慢慢解決,不急,反正瓊海有的是時間。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兩面性,如何使用完全取決於人。

瓊海立國,從一開始,便從根本上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九品中正制,四大體系的建立更是將三省六部制丟進了歷史垃圾堆。

不去沿用中原的模式,現成飯肯定是沒得吃,未知的機遇挑戰不斷,每一關都需要瓊海上下一起克服。

打破了枷鎖,對等獲得是自由與靈活度。

沒有這份自由!

配給制不可能那麼順利轉化成為瓊海官制度,上下將官員分成榮譽級,憲委級,司局級,督辦級,吏員級。

沒有這份靈活!

第五體系警監體系不可能只透過一場會議便定下來,僅扯皮環節就要花費無數歲月。

沒有這份自主性!

朱允熥無法這般輕鬆增補缺漏,一個人就將酋長院這種從未存在過的制度給設計出來。

但僅增補一個酋長院是遠遠不夠的!

時間走到洪武二十八年底,瓊海發展到這一步,接下來不管是處於內在考慮,還是受外界因素影響,亦或者增強各方信心,瓊海的主力建設方向勢必要轉向軍事發展建設。

軍事編制要暴漲!

沒有足夠的軍隊,別說撥亂反正了,保證自身安全,保障瓊海現有發展成果都是一個問題。

常森說的那些,朱允熥之前是真的沒考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