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分析(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節奏有點嚇人啊!
本以為沒戲的一件事,結果一天內撬出一片曙光。
“主要是我們對西南一片不熟,經過了解,尤其是得了瞿通大將的指點,我們現在知道……咱們完全可以藉助南盤江,紅水河,跨越南部多數山區,然後透過接力的方式將人員運輸到廣西合浦一帶,跟著出海進入瓊海!”
瞿通不在,可常森並不會埋沒了對方的功勞。
“根據郭清找的幾位廣西籍學員瞭解,南盤江下游,紅水河上游彼此連通,且入南寧之前水道暢通,江心水位符合航運條件,可確保大船運輸。
這一段路解決,移民的最大難點也就沒了
接下來只要解決,南寧至合浦這一段,並與合浦附近找尋到可停靠海船的海岸,便可進行移民!”
黃子澄跟進補充。
聽著兩位信誓旦旦的話,朱允熥一拍桌面,朝著屬官房大喊,“將西南的界圖給我找來!”
東方世界太大了,對於神州西南一片朱允熥是真的不瞭解。
印象中,珠江水系為神州大陸三大水系之一,年流經水量比黃河多,與長江相比也就少了一點點。
黃子澄,常森他們提到的南盤江,紅水河,都是後世很有名的大河流。
南盤江,也被稱之為珠江源,是珠江水系的源頭,上下游因落差大,水量豐富,可利用水利資源廣闊,後世有很多大型水利修建於此,為西南大開發提供了電力支撐。
至於紅水河則是珠江水系的第二級,為整個珠江水系補充了大量的水量,外加紅河一路南下進入越南,與越北,南海交界處形成了著名的紅河平原。
越南也一直想將那裡發展起來!
但這兩條河的具體走向,洪武年間是個什麼情況,朱允熥是真的不清楚。
至於黃子澄提到的合浦,朱允熥還是知道的。
北海!
那地距離瓊海可近了!
這條線路出一出現,操作性也就起來了。
……
隨著界圖的開啟,常森快速用炭筆在地圖上進行勾勒,將由瞿通設計的路線清晰的標註出來。
跟著黃子澄就廣西籍學員的家鄉位置進行標記,一張清晰的勢力圖出現。
從中不難看出,除極少的地區存在無法覆蓋的情況,實際操作範圍很大。
“也就是說,探明道路的情況下,我們如果可以拉攏僮族(1965年,周總理將‘僮族’改成了壯族),這條線路就能運營起來!”
認真的聽完常森與黃子澄的彙報,朱允熥一下子激動起來。
僮族,拉攏了黎族和客家,他怎麼把僮族給忘了?
客家是漢族體系分支下人口最多的族群,那僮族就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支,且僮族及其能打。
“花瓦家,能殺倭”,更是在不遠的未來與江浙一帶流傳,其代表人物瓦氏夫人更是一直被人歌頌六百多年。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僮族不是西漢之時的蠻族,千百年來僮族不斷與漢族融合,宋末一直到明初兩百多年呢,漢,僮兩家更是多次共同抵抗蒙古人,有著共同的敵人,共同的信念,兩族在這兩百多年中高度融合,為後來土司制度的迭代提供了大量思想。
如今僮族生活的土地上,的的確確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土司,比如奴隸,可大方向上僮族與漢族之間並沒有太過直接且尖銳的矛盾,真要有……嘉靖年間也不會有僮族“俍兵”抗倭的故事傳出。
這是格局沒開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