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產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寬敞的道路,成套的基礎設施,間隔分明的住宅,大量的綠化……
新城住宅雖然無江南園林之美,卻有精巧之格局;無後世高樓大廈,卻更適宜居住了。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沒有應承不成反差。
三年前,第一眼看到新城規劃,多少讓人覺得這是朱允熥在大興土木,是勞民傷財之舉,是用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大餅吊著眾人。
沒有反抗不代表百姓沒有怨言。
大量投身新城營造的青壯,只是在君權無上,民生艱苦的現實環境下做出無奈選擇,以付出體力勞動為代價,在朱允熥這邊討一口飯吃,新城日後究竟如何與其根本沒有關係。
三年後,時代變了,一切都不一樣了。
不說誕生了主人翁意識,對於新城百姓心底至少埋著一份感情,因為這座城市裡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佔了他們汗水,更別說三年來實實在在的改變。
良好的環境,舒適的住宅空間,外帶一份情感上的聯絡,想成為新城首批居民念想越發強烈。
“外面鬧得那麼歡,你小子就一個人躲在這?”
會議結束,關於水師的決議順利透過,並製作出相對嚴謹的時刻表。
“什麼叫躲?我這是在為日後思考!”
自竹床上起身,朱允熥沒好氣瞟了一眼張定邊。
這老貨真的是越來越放肆,都敢搶自己的吃食,必須得著機會給他安排了。
“切!”
一聲充滿嘲諷的輕笑,張定邊肆無忌憚的將果盆抱在懷裡。
“誰還不知道誰啊,你不過就是偷懶!”塞了一塊瓜果,一副無賴相的張定邊朝著朱允熥伸手,“房子!
別說什麼貢獻不貢獻的。
這話堵得住他人,但堵不住我!
海貨,造船,南下胥民這些年出力不少。
他們和海口的原住民不同,日子是越發好過,卻無恆產在身,土地要進行國有,房子上你總得照顧一下吧!
這一批分配我不插,下一批是不是該考慮一下,家是一個虛的東西,但房子卻能讓家實體,給他們種個根吧!”
產業是精神的寄託,有產而穩,擁產而定!
這不僅僅是胥民的問題,但凡南下遷徙漢民多都有相同的訴求。
張定邊跑來為胥民張目討要房產,不僅僅因其為胥民的領袖,更關鍵的是胥民有功與瓊海。
瓊海的第一批移民是胥民,大食堂的海貨,食鹽供應都來自胥民,工部造船一條線胥民出生的船匠佔了六成。
這些曾今的江南無產者,借世世代代相傳的手藝與經驗,與過去三年為瓊海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也別下批了!”一番思索,朱允熥開口道,“景海社群已修七棟,月底之間另有兩棟封頂,我劃三棟出來吧!”
“少了!”
張定邊搖頭,朝著朱允熥伸出一巴掌。
“四棟最多了,我還要考慮別人,而且你也不希望,景海社群成為胥民社群吧,這不有利與融合!”朱允熥解釋道。
苦難磨心智,胥民出匠才!
曾將大半心力丟在工部的朱允熥,對工部基層幹吏那是一門子清。
胥民無論是造船,還是木工活,個頂個的都是好手,更關鍵是胥民懂得簡約,加之代代相傳經驗不成體系,再獲得體系化培訓後後,反而讓他們擁有了更多的巧思與巧慮。
第一臺機床,胥民出了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