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聲,有了不一定有用,但沒有絕對麻煩。

更別說商賈原先的對外印象就差,海事局所代表的權勢和財富,若非朱允熥給出了強烈支援,林天麓內心清楚,海事局是不可能被划進商賈的口袋裡。

投桃報李,大王說做慈善,說慈善要落在短期沒有回報的事上,那就去做,而且要做好!

“恩!”

林天麓的態度讓朱允熥感到滿意,“商賈自身,讀書很重要,但經商之道也得學,透露一個事,商部日後會升格,人才不足可別怪我不給你們機會!”

商部升格?

林天麓與沈秀和對視了一眼,目光火熱看向朱允熥!

內心卻掀起滔天波瀾。

瓊海的體制早已和中原不同,中原只有六部,等同六部的部門也不過三四個,合起來尚書一級也就十人。

可在瓊海,行政體系就有六部,軍機再加六個,審計,司法各三,配合馬上要成立的警監體系,尚書一級的官員少說有二十位。

看似數目多了,尚書地位被消弱,可因明權與專權的原因,在對應職權範圍內,瓊海的尚書權利比中原尚書還要大,而且不需要擔心被外界所影響。

如今商賈一方,內閣十一個人佔了兩,尚書擁有一個,城主佔一個,馬上要建立總商會,這總商會會長少說對應一尚書……

擁有這樣的局面,不知圓了多少老一輩商賈的夢想,讓人覺得投靠朱允熥不虧!

如果商部能進一步提升,成一體系,事情就大了!

“沒什麼好驚訝的,經營之道,小道營家,中道治族,大道治國,春秋時期商賈便爆發出強大的治理能力。

千年之後,商道雖有衰落,但也成長不小!

為什麼不能更進一步?

不過規劃有了,能夠讓規劃成為現實,你們還需努力,尤其是對人才的培養。

無功不得上位,無人不能週轉!”

資本的力量需約束,最好的約束那就拉入體系。

後世重重國家發展的案例,都已體現過商業與資本的力量,現在的佈局夠了,但不代表日後也夠了。

“臣等明白!”

強壓內心的激動,沈秀和與林天麓快速調整自己。

任重而道遠!

警監體系可一蹴而就,那是因瓊海需要,商部升格則需要大量外界條件,立功,立威,立行,這都需時間來打磨,更關鍵是人才的培養,要是出現斷層,就算給了機會也未必能抓住!

“心裡有數就行,沒事就先下去吧!”

開啟一份公文,朱允熥轉移注意力。

太多內容需處理,太多檔案需批閱,黃子澄為他攔截了九成的行政公務,可其畢竟不能全權代表自身,導致有一大堆的事在,在過去幾個月內都是先做了,而沒有明確的批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