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就跟我來……”

說著,朱允熥抓住壽山的手,不是他想要強來,而是身份和環境決定了,他強來對壽山這種有用,壽山這類人也的的確確吃這一套。

太監,身上捱了一刀,心理何嘗也不是捱了一下。

身上的一刀讓太監整個群體顯得陰柔,心理上一刀,讓太監一旦認主添補了心靈的空缺便很難改變其想法。

只是能被主子看重,彼此之間產生羈絆太少,故而多數太監將對於心靈的慰藉需求,換算到了金子與銀子這種更物質化的東西。

壽山是不幸,但他在不幸的群體中又是幸運。

出入宮廷得了常家的照顧,混跡與東宮得到了已故懿文太子和敬懿太子妃的看重和撫照,成長成為中都守備太監,十數年的等待等到了朱允熥這位少主人。

這種人越是講規矩,反過來何嘗不是個人忠心的體現。

天性自由的人,為何死板,而不是因為有堅守?

加上本身就帶有獨立思考能力!

只要朱允熥以主人的身份,狠狠敲打一番,壽山就可以快速反應過來,因為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建立在主人身上。

拉著壽山走在舊海口的道路上,朱允熥不斷為壽山解釋新奇的東西,同時在一路上朱允熥也得到百信的反饋,不少尚在暑假中孩童更是大膽的跟在朱允熥身後。

“壽叔,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老奴……”

壽山不斷打量著眼前的一切,他發現沒規矩的事,不僅僅只是在王府內,整個城市都沒有半點規矩。

若是在過去遇到這種情況,大總管壽山早就發飆了,不抽死幾個小兔崽子,他心裡不爽利!

可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看著身邊這些沒規矩的孩童,壽山只想笑。

人人臉上帶著笑意,眼神中泛著光彩,孩童們嬉笑玩鬧的聲音不斷。

更重要是這些沒規矩,並沒有破壞該有的秩序,道路無比的清潔,比宮中清掃的還要乾淨,孩子雖跟隨在朱允熥身後,但卻沒太過靠近朱允熥,甚至年長的孩子在前面主動探路,如大軍的先鋒軍……

這說明孩子們是懂規矩的,只是沒有將規矩表現出來。

“瓊海和中原內不同的,繼續看,今日我要走很多地方,瞭解很多事情,先跟我去大食堂吃飯,有什麼我們晚上再說?”

“一切都聽三爺的!”

沒有說大王,更沒有稱殿下,一句三爺代表壽山此刻的態度。

“李漆,讓大食堂給這些孩子準備一點零嘴,然後讓他們別跟著了!”

朱允熥招來李漆吩咐道。

孩子們太多了!

跟在他身後的就有三四十個,這些父母還真是心大,可這也是無奈的事。

假期是肯定要放的,可父母多有事做,留在家中不放心,放進城中還可以在大食堂吃上一頓,晚些時候一起回家,閆然是百姓最佳的選擇。

可這樣不行,海口目前的治安的確沒得說,但意外誰能攔得住?

縮短放假時間也不可能的,蒙學階段的孩子大的不過八九歲,小的不過五六歲,學什麼學,玩鬧才是天性,一個個教成死板的書呆子,這人才還怎麼培養?

算了,回去之後再做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