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三酸,還是火藥?”

老劉一直在學習。

“先做黑火藥!”

三酸還是太早,器皿都不合格搞個屁啊, 但黑火藥必須搞出來了,九月軍校就要開學,總不能讓人拿著木棍操練,多少要打上幾發,而且近來伴隨著開墾的深入,與雨林中生活的野獸也開始了有了接觸。

人與自然爭奪,勢必要面對自然的反撲,武力這一塊當提升,確保開荒的安全。

“這是我編造的教材,暫時還沒公開,你先帶著技術研發群,乙級以上人員進行研究,若有不懂的地方,每旬總結一次,由我個人開課,到時候不僅你們,閣皂山的幾位道長也會參加!”

說著,朱允熥從書桌抽屜裡,掏出一本寫有化學兩字的書丟在桌子上。

說是書實際就三十來頁,設計初中化學的一部分內容,為了回憶編修這些,朱允熥差點沒把頭皮抓爛。

“化學?”

劉漢恭敬的接過書,有些迷茫看著扉頁上兩個字。

“化,萬化之術,學,究其根本,化學就是研究天地萬化之術的學問,此書的閱讀範圍就在我剛才說的人裡,未經我的同意擅自閱讀者斬,閱讀者所有筆記不得離開特定場所,若發現洩漏者,誅!”

“是!”

工坊是有保密法,嚴苛程度根本不像眼前這位仁慈的大王能寫出來,但保密法就在那裡存在著,而且在公佈之後也清理過人。

“我先教你,你這裡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直接問,然後你再教給別人!”

朱允熥靠在太師椅上。

“是!”

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劉漢直接坐在朱允熥面前看了起來,時不時就一些問題進行問答。

……

朱允熥在瓊州苦耕根基,朱允炆則在山東境內享受著孔家最大的禮儀。

元宵出了南京,花八日進入山東,本該直接趕往汶河的朱允炆,在面對衍聖公一脈擺出的姿態,以及對聖人孔子的推崇,外加孔家信誓旦旦保證汶河的承諾,朱允炆好似忘記了汶河這檔子事。

可朱允炆不走,汶河也沒進一步情況彙報過來,跟著朱允炆的一行人也只能住在孔府。

“曹國公,這……”

常向東站在李景隆面前,看著正在享受著曹國公顯得有些無語。

朱允炆忘了事情,你李景隆難道也忘了?

你究竟哪邊的,要不要這麼不靠譜?

“急什麼?”李景隆抓了一把葡萄乾丟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笑道,“這事情不是還沒發生嗎?”

“國公,敢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聞言,常向東覺得有些不對了,語氣顯得生硬!

事情還沒發生?

目前一切都是推測,發不發生都在兩可之間,身為一個國公不可能是真白痴。如果動了腦子還這麼說,不安的念頭直接從常向東腦海深處蹦了出來。

“想什麼呢,我李家效忠大明,家父也是為大明戰死,本國公豈是你想的那種人。眼下人手未齊,時間未到,就算你去宣傳,覺得有多少人會跟你走?”李景隆坐起身來,朝著常向東揮了揮手,“放寬心,心安靜,一切還早!”

“向東冒犯了!”

不好的感覺依舊,但面對李景隆這般解釋,他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