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非常的快,彼此混了一個臉熟,朱允熥便已經宣讀完褒獎的聖旨,與對鳳陽的新政策之後,朝會便得以結束。

……

“三爺,瞿能那邊已通知,午後瞿能會攜三子入宮,不知三爺想在哪會面?”

迴轉英武殿,壽山也是跟著朱允熥身邊的人一樣換了稱呼,不再言殿下而是改稱三爺。

這稱謂比對殿下失了敬意,卻多了幾分親近!

“皇城之中當有校場,方便的話……”

“方便,自然方便,老奴這就去安排!”

壽山連忙說道,在他眼裡能為朱允熥做的就沒不方便。

“八衛之中若有忠誠之人,可安排入校場看護,若沒有校場附近就不要留人了!”

下午就要見瞿能!

無法親自登門拜訪,失了幾分誠意,力求將事情做的完美,朱允熥自然要將這一塊填補。

火器,未來註定改變戰場格局的大殺器,就是補這份誠意的關鍵。

中都皇城現在由壽山執掌,外有淮西人士看護,校場無一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

同時藉此也能快速轉變瞿能的思路。

明朝大軍中是有火器兵的編制,可惜人數太少難以影響全域性,瞿能為武將出生,善弓馬彎刀,若是不能及時改變思路,進瓊州之後工作會遇到大的麻煩。

藉此施展火器,給出誠意的同時,也是給出瞿能思考未來戰爭模式的時間。

“宮中八衛不說全是自己人,但絕對都是可信之人!”壽山快速的說道。

“那就安排去吧!”

實力需要不斷展現,今日見了人,可這些人看到的東西太片面,太少。

火器一出拉攏瞿能,也能讓鳳陽城內的人,對自身武力有一直觀的印象,避免一些無意義的事發生。

“行知合一,格物致知的口號喊了太久,但思想這一塊卻是千人千解,躬身做事三年也到了該提煉思想綱領的時候!”

藉著中午的空閒,朱允熥繼續處理沒有處理完瓊海國公務,除飛鴿傳書而來的訊息,陸地資訊也是源源不斷的送來。

看著剛送進宮的書信,朱允熥沉默下來。

三年前他提出了行知合一,格物致知的思想方向,但這是目而不是綱,具體細節並不完整,更無成就完整的體系。

不是朱允熥忘記了這些,而是王陽明的那套存有時代的侷限性。

他是再經改良後再拿出來,只是一晃三年什麼都做了,偏偏將這件事給忘了,好在黃子澄提醒了。

“是該動筆了!”

將信件丟進火盆中,看著徐徐燃燒的信紙,“此事不能交給他人,只能我自己動筆,接下來七日是齋淨,藉此寫了!”

一連七日的齋淨日,講究一個心平氣和,洗刷身上不潔氣息,以顯誠意而敬祖宗。

要是在禮部的看守下進行,這七日就是一場磨難,體魄差的直接就可以去半條命,可如今是壽山看護下進行,那轉的餘地就大了,吃食肯定還是寒食這不會變,但也是提供了安靜的環境,一個能讓認真思考的空間。

思想是虛的……這沒錯!

以後世先進思想理論為用,想法很好現實不行,時代沒到哪一步,強行推動只會出現小腳穿大鞋的情況。

因此還是隻能立身與心學,關鍵看怎麼去糅合!

“三爺,瞿能已經入宮,現在是否去校場?”李漆快步走進殿內。

入了中都皇城,李漆的身份就尷尬了。

宮中本就有一套的規矩,還有壽山這位老祖宗在,直到現在李漆才找到機會回到朱允熥身邊。

“怎麼吃癟了?”

看著胖胖的李漆,朱允熥直接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