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允熥的信譽是透過二年多時間,各類大小事經過驗證了,加上瓊海國施行的一系列規章,無一不是能成為佐證,證明朱允熥所言靠譜。

而且怎麼大一個聯合,沒有朱允熥存在,大家也難以放心彼此。

“總商會,將效仿內閣設立席位,不過為往後計。

席位將分成常任委員會,臨時委員會,會員席位。

你們五方作為第一批成員,也是創始者,從席位設立開始,直接擁有常任委員會席位,可對下進行一票否決,三票以上可否決我本人的提議,但此提議必須符合規章!

臨時委員會,將交由日後加入總商會的商戶,地方勢力,透過全體投票獲得,一任四年,同一家商會連任不能超過兩任,進入臨時委員會後,這些臨時委員有權提出自己規章,透過全體討論之後,在有常任,臨時委員會進行表決,透過後由我簽字後整個商會執行,你們的一票否決就體現在這環節!”

經濟是不可能放手,在座的五方財團沒法全面代表中原,日後此等模式肯定會在朱允熥推廣,為後來計這些都得考慮進入。

“大王考慮的周全!”

“我們五方雖然掌握的南洋貿易,但在西北邊境這一塊多有不足,有此制度大善!”

“可以!”

“附議!”

……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一套最終有利都是誰,這不僅僅是共創者的好處,同時也代表朱允熥將他們當成了自己人。

而且有此規定,也不怕後來者爬到他們頭上。

朱允熥要擴張影響力,這早就他們預料之中,早年有他們五家,日後必定也有別加入,真要絕了後來者的路子,最怕就是朱允熥另開一門。

隱隱之間,大家也清楚的感受到,如果這總商會發展好了,既有可能取代聖旨中的銀臺,成為未來中原經濟主宰機構。

至於什麼三票對上否決朱允熥的提議,那也就是說說,五家是不可能齊心,除非後來者真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算是一個存在規定中,不到萬不得已又不會動用的權利。

在皇權如此濃重的時代,能給這權利,還要什麼飛機?

“既然是股份制,那就要說到股本,總商會暫定股本一百股,每股一萬貫,我朱允熥以個人名義入股十五股,以瓊海國財政入股三十五萬貫,軍機入五股,合五十五萬貫,考慮到瓊海國在商會日後所需承擔其他的義務,我本人出自十五萬貫,財政出資十七萬五千貫,軍機不出一分,同時我本人股份永不稀釋,對此可有異議?”

朱允熥再次開口。

股份制模式在商部,與眾商人的努力下,已經形成憲約的補充,地位高於律約,低於憲約。

考慮到後世那一套複雜性,接受難度。

股份制如今的玩法非常簡單。

超過六成六擁有絕對控股,超過五成一擁有絕對錶決權,超過三成三擁有強制否決權,超過一成有權提出重大事項,超過五分擁有一定表決權,超過一分可獲得席位!

後續會慢慢增加,目前擁有這些足夠了,畢竟敢跟朱允熥齜牙的人還沒出生。

既然有了規定,那就得按規定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