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其實也不算虧,至少我們驗證了時區的存在!”胡青田笑道。

嘭嘭嘭……

灰色的羽翼拍打,卻難逃姚廣孝之手,信鴿直接從籠中拽了出來,取下腳環姚廣孝笑道,“吳王殿下當真聰慧,透過一份編譯碼,就能將所要傳遞的訊息隱瞞起來,此等奇智貧僧遠不如也!”

自從朱棣開始關注朱允熥,瓊海境內的情況沒法感知,但朱允熥在中原搞的一系列事,還是被朱棣摸了個七七八八。

尤其是見了飛入敬業齋的信鴿,朱棣第一時間就看出來了此物的用處,只是不知朱允熥如何解決資訊洩密一事,一番有心的探查之後,編譯碼是肯定拿不到,卻不妨礙朱棣照貓畫虎來一套。

抄都不會那就真的太蠢了。

經姚廣孝出手,以一部佛經為根本,一條南京往來於北平的飛信路線這不就來了嗎?

當然,朱棣也不會傻的將信站建在南京,而是建在南京的西北滁州,受限於信鴿的數目,如今這條線只有朱棣自己掌握。

大量的資訊不能傳遞,但關鍵的點卻可以透過飛信提前獲得。

“我這侄子有奇謀,深謀則在商賈之道,眾人只看到商賈得利,卻不見商賈之道實則也是治國大道!”

朱棣感嘆道。

無論透過什麼路徑成功,成功者都有相同的特徵,那就是善於學習,懂得分析,真想了解一件事,勢必會透過各種資源來快速認清其本質,且鮮少受外人影響。

“不錯,自從跟著敬業齋交流,我們燕王府已獲得良多!”姚廣孝一邊與心中默譯資訊,一邊回應道。

誰能想到一份編譯碼,便可解決飛信傳訊過程中的保密難關?

誰又能想道,飛信的效率會怎麼快!

跑馬需要幾天幾夜才能傳遞的訊息,飛信只需半日便可獲得!

此中的意義,只要有腦子都清楚,就是不知道朱允熥那邊是否有解決戰場通訊的手段?

好奇,追索,無不想一探究竟!

“是啊,怎麼多年,總算過了一份肥年!”朱棣感嘆道。

不做藩王不知藩王之苦!

高高在上那都是表現給外人的,像朱棣這種有無數軍功加身,鎮守一方邊疆的藩王,真的能有幾個錢?

就大明中央下發的那些軍費,頂多讓士兵吃個飽。

征戰一起,大功要賞吧,死傷要撫卹吧,說是有朝廷支出,可支出才多少?

支出化作真金白銀送到戰士手上要多久?

一人戰死,全家如何安置?

人是有感情,不說有大圖謀吧,僅為了在戰場上做到調兵有序這一條,這也需要額外喂錢啊!

佔了好地方,地方上還可以弄點錢,可他分封之地的燕京,三十年前就打爛了,至今才恢復一點點元氣,各類進項少之又少。

沒有敬業齋的補充,日子能過但絕對過不好,有了敬業齋的補充則完全不同。

一想到去年到手的收益,以及今個新年少去煩心事,朱棣對於朱允熥那是越來越滿意。

至於朱允炆,那就是一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