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亂七八糟的毛病(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方則顯得直白,將一切赤裸裸的展現出來,進入所謂的文明時代後,西方人懂得了包裝自我,可在他們簽署每一份對外條約內,字裡行間無不是將利字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細扣之下全都是利益!
別說是生活在大明洪武年間的人,就算是後世的東方大國,民眾也鮮少將利掛在口中。
最多也就是私下交流……
因利誘導,教導百姓,古來都是極為嚴厲的指責,帝王掀起這類話題,多數會被士族指為“失德”!
好在老朱也習慣了朱允熥這一套行事風格,也清楚的知道利益的本質,因此才是當下的詢問!
“允熥覺得此事應該分開看待。
萬事都有兩面性,利也是如此。
善利,滋補民生,引導正面效果,秦時軍功制,漢時馬上封侯,唐時科舉,宋時東門唱角,這些何嘗不是在因利誘導?
沒有勳位,官位,更為美好的生活吊在百姓面前,歷史上那些寒門出生的,赤貧出生的人物又如何登上朝堂這座舞臺?
惡利,蠱惑人心,動盪社會,產生負面效果,使人心懈怠,整日想著不勞而獲,似是賭博之流!
此法確實有因利誘導的嫌疑,但關鍵要看初衷與結果!
結果能否讓百姓得利,生活富庶,能否延緩女子生育年齡,能否培養出更健康的後代?
若是可,允熥則認為該用,當然在具體行事上當含蓄,潛移默化,奏本後續的部分,允熥卻是是犯了一些規矩!”
朱允熥極為坦蕩,同時也承認自己的不足,後續關於榜樣設立這一塊,的確顯得有些赤果果。
“恩!”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朱允熥所言確實有其道理。
恥與談利,不是不談,而是怎麼去談!
要是不談,過去數朝如何吸引人才效力,高官厚爵的存在,那代表的可是更大的利益和誘惑!。
“只是你可曾想過,如此多的婦女進入工坊做事,田地之間又該如何,家中關係當如何處理?”
暫且放下利這一邊,古代社會的基礎還是糧食產量!
沒有人口可以修養,沒有糧食,神州都有可能沉淪,根本還是糧食,沒有糧食什麼都不要提!
“關於這點,允熥是怎麼覺得。
糧食不僅不能放手,還需鼓勵百姓耕種,有能力耕種當耕種更多,從而確保糧食上的安全。
棉布叢集,下層勞動力主要針對是失地,受災百姓,中層則針對南京城中商戶之女,高層針對南京城內勳貴之女。
受災百姓本就沒有土地,或者是土地短期內難以生產,與其歸鄉等待,不如留在南京做工,賺取口糧的同時賺取一些工錢,待到歸鄉之後,也不至於手中一無所有。
如今之江北,水澇嚴重,河渠修繕沒有一兩年不足以完工,田畝沒有三四年修復不足以重新耕種,強行耕種,恐勞累一年也是難以果腹,不如讓災民在應天府多待一段時間。
在工坊工作的同時,其實也在學習,回到家鄉後,這些災民可在稻收之後,耕種棉花,完成採摘,洗滌工作,從而多獲得一份收入,有著一份收穫在,家中想來不會多說什麼!”
“繼續!”
朱元璋默默的點了點頭,確實是怎麼一回事。
他現在還不知道下面做的事,就他早先和朱允熥說的,要在開春將災民送回去,那也是面對現實的無奈選擇,並非真的不想管他們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