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殿外廣場上!

露天的站,四周無遮無攔,宮牆那是宮內錦衣衛站的,奉先殿屋簷下是內侍站的,至於剩下的地方直接就等著喝風吧。

不僅要喝風,反應還要迅捷,奉先殿傳出一點動靜,立馬要表現自己也聽到了,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要是慢了,和你站在一起的同伴或許就會揭發你,彈劾你。

輕點的下場罰俸,重點的下場直接回老家休息。

這就是大朝會的模式。

後世一些歷史小說中,什麼窩在殿中睡覺,貓冬。

講真,真實的大朝會上,這樣的操作根本無法複製,連到皇帝在大朝會上開了小差,事後都要經一波彈劾!

不認錯,禮部,巡察御史之流就要興奮了,這個時候想低頭就得下罪已詔。

歷史上唯一失禮的大朝會,發生於崇禎十七年元旦,距大明滅亡不足百日,那一次大朝會,上朝者唯崇禎一人,鐘敲了三輪都沒人上朝,最後還是王承恩帶人去一個個請來的,最終結束於傍晚。

也正是透過這一點,北京城內的人方才發現,大明氣數那是真的盡了。

不開玩笑的說,大朝會的規模象徵著一個朝代是否鼎盛,容不得半點玩笑。

……

“允熥,你……”

藍玉一身袞服走進奉先殿,第一眼便看到貓在火盆旁取暖的朱允熥,望了望四周,眼神中充滿了詢問。

“舅爺!”

朱允熥使了一個眼神,並沒有多說什麼。

見此,藍玉走到朱允熥身邊,輕聲說道,“若是一會有人問道這件事,你就說和我一起進來的!”

入宮也有順序。

這順序沒人去確定,但所有人皆預設,誰第一個進宮,進宮後誰第一個入殿,入殿之後站在哪裡全都有說法

早年,這第一個入宮自然是湯和一票兄弟,後來變成胡惟勇,然後再變成李善長,慢慢的隨著老一輩子死去,藍玉就成了第一個人,藍玉若是能再活一段時間,搞不好能混上馬車接送的待遇。

“允熥明白!”

看了看沒還有人進來的大殿,朱允熥雖然不知道藍玉為什麼能這麼快進來,但還是明白藍玉的意思。

低調,不要出頭,減少影響力。

說真的,要不是一會跟著朱元璋一起出來動靜更大,他是真得不想冒這個頭。

“進宮的緣由,我就不問你,一會你站在我身後,我們幾個老傢伙把你包在裡面,能不說話就別說話!”

藍玉拉著朱允熥站到一個立柱附近,這個位置擋不住御座的目光,卻可以擋住文臣的視線。

更難得是,透過身旁的柱子,可以擋住背後吹來的風。

“舅爺,你來這麼早?”

站穩位置,朱允熥看著雙手互相插入衣袖,一副憨態的藍玉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