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抵達(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心齊,泰山移。
數萬人動作一心,沒有預演,沒有排列,每一次鞠躬抱拳全都源自內心,源自過去二年多來的親身感受。
遠處有不在劇本中的千歲之音傳來,引得滿城齊聲高賀。
千歲一音如海潮一般湧來,一浪蓋過一浪,只是九聲方才消散,瞧著架勢若非九為極數,這樣的喊聲還會持續很久很久……
民心如此,民意如此!
千古以來,從未有此等盛況出現,無數站立其中的官員,讀書人,更是有一種熱血衝上腦門的感覺。
有此大王,當追隨!
有此民眾,當守護!
有此國度,當奮鬥!
……
“大王性子大家都知道,不是個喜歡廢話的人,大王不在,本伯若是長篇累牘的說下去,怕是大王知道也不是樂意,乾脆的直接進入主題!”
篝火映照之下,黃子澄臉色潮紅,以一段輕鬆的調侃,而非肅穆的開場白宣告一切開始,舞臺下的人群無不對此發出善意的笑聲。
“好飯不怕晚,大餐留著後面再吃,先宣佈一下嘉獎的集體,這些集體在過去的兩年中為瓊海的建設付出了無數的人力和心力,為瓊海的發展做出了長足的努力!”
“首先,讓我們歡迎,南郭村郭老太爺上臺!”
去歲立國不久,瓊海國中央的權勢被壓縮在海口附近,到了二十七年影響力才全部鋪開。
某種意義上,今年的鬧新春才是瓊海國第一場。
開國嘉獎了六位伯爵,今日自然當反饋支援了瓊海國中央多年的民眾,有所表現的民眾在過去都得到了提拔,提升,這個大家心裡多有數一會再說因此不著急。
可那些默默付出的村莊,為了穩定秩序,排程青壯,安撫族人的村莊卻是有不少。
沒有這些村子的支援,瓊海不可能那麼輕易的將君權下放,取代千百年而難以動搖宗族法,最終鋪開將朱允熥的意志,中央的意志落實下去。
掌聲下,南郭村郭老太爺在兩位後輩的攙扶下走上舞臺,老者身影佝僂,顯眼壽衣緊緊的貼合在身上,神色激動……
雖然穿著不錯,各方面也得到精心打扮,但任誰都看得出來,這八十高齡的郭老太爺與今日的舞臺是那麼格格不入。
不過,整場沒有半點笑聲,只有善意的鼓勵和默默的等待。
黃子澄使了一個眼色,一張太師椅很快在鴻學班學員手中搬了上來,口中則訴說著了北郭村過去兩年多的付出。
一百三十多位青壯加入勞作,八十三位婦女走進農墾隊,六十四位孩童入學。
為籌糧食,北郭村拿出全部口糧。
為修大學堂,老太爺捐出了自己棺材板。
為修龍海直道,南郭村主動遷徙村中墳地,不要一分補償。
為抗颱風,南郭村青壯主動迎接最艱難的任務,二子犧牲,七人受傷。
族人有人犯法,老太爺帶人壓著族人前往衙門。
……
每一件單獨拿出來好似大家都有做過,但全部聯合在一起那就不同了。
當北郭村的付出全部講完,雷動般的掌聲響起。
無數的目光焦距在黃子澄身上,他們想知道,這樣付出的北郭村,將得到什麼樣的獎勵,同時他們內心也是火熱,因為從中他們清楚地感受到,瓊海國將他們的付出每一筆記下,沒有選擇的遺忘。
“大王有令!”
一卷相對聖旨短了半截,也細了好幾圈的王令,從黃子澄寬厚的衣袖中落下,“念北郭村功績,晉北郭村為開國六鎮,擇日擴建,修繕北郭村家廟,引瓊海國香火一支,香火不滅,開國六鎮不除,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