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造反稱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共識,其實很好理解,自古得民心這得天下,歷朝歷代都有偽王存在,隋唐交替十八路反王,唯李唐得了天下,元末之年起義者無數,唯我朱家佔了天下,與其說這天下是皇爺爺你們打下來,不如說是皇爺爺你們得了民心,而這民心就是共識,聚集萬民認識而形成!
舉個忤逆的例子!
貞觀初年,羅藝造反稱王,屬下殺而獻城,大唐軍隊未到先降與人!
為什麼會這樣?
羅藝不得人心,不是的,燕郊之地羅家執掌多年,根深蒂固,他不造反李世民也是沒辦法拿他,但他造反其獲得人心太少,遠不如匯聚了中原人心的李世民。
銅錢與寶鈔的關係也是如此,匯聚與銅錢上的人心,積千百年而形成,天下不識字者眾,可不識銅錢者有幾人?
這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洪武初年寶鈔可以發行,與其說寶鈔擁有價值,不如說是有皇爺爺您在為寶鈔背書,你身上所匯聚的共識之眾,從民間收集御物便可以看出,任何東西經過皇爺爺的手,都會暴漲數倍的價值,就算你沒用過的東西,只要被打上御用兩字,連帶著也會暴漲!”
聞言,朱元璋點了點頭,“不錯,繼續!”
朱元璋不是笨人,經濟這一塊只是沒人剖開了給他講,如今經過朱允熥所說,結合之前的書信朱元璋逐漸摸到一些東西。
“寶鈔,不管怎麼烘托它終究是印刷漂亮的制,早年的價值穩定,一是因為皇爺爺背書,民心所向,誕生共識,二是因為有大明的財政支援,可互相之間兌換。
兩者相合,寶鈔便可以流通,但相信皇爺爺也發現,隨著離開南京越遠,寶鈔的價值也就越低,比如瓊州就沒人認識寶鈔,自然就不會有人用寶鈔,孫兒當時拿出寶鈔的時候,還被人下滑!”
“的確有這種情況!”
“歸根究底,就是皇爺爺賦予寶鈔的共識有範圍,有限定,其無法從根本上代替銅錢,加上大明財政不斷吃緊,寶鈔濫發,所以寶鈔貶值那就無法避免,老百姓在使用寶鈔的過程中慢慢明白過來,皇爺爺是皇爺爺,皇爺爺造出的寶鈔只是寶鈔,分清這兩點之後,寶鈔的價值也就逐漸開始朝著紙靠攏!”
“難道寶鈔就一點價值都沒有?”
“有,寶鈔不僅有價值,而且還有大價值,只是這種價值隨著濫發而消除,如果允熥沒猜錯的話,寶鈔之法是皇爺爺參考了宋代交子所開創出的!”
“不錯!”
“交子之所以流通,是因為有蜀地商賈透過聯合的方式賦予了價值,同時確定了交子與銅錢一比一兌換的規則,但隨著時間流逝,蜀地商賈逐漸開始貪婪,開始大規模的印刷交子,只有一百兩,他們印了兩百兩,三百兩,甚至四百兩,實際的銀兩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變多,最終交子重新成為了紙,這個過程和現在寶鈔一樣!
但是透過交子的流通,蜀地的商業卻被盤活,加上南洋貿易源源不斷輸入利潤,所以交子在不斷支撐了下來,可惜終究還沒逃脫蒙古鐵騎的踐踏!”
老朱願意聽,朱允熥自然也就多說一點。
畢竟能給皇帝講課,而且一代大帝,多少帶點成就感。
“爺爺,是不是還是感覺有些不直觀,允熥這有個演示可直觀的驗證這些!”
“小遊戲,所以你找這些人不是來給你站臺,而是為了演示?”
老朱發現自己好像又誤解了朱允熥。
“不錯,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允熥邀請開國公,信國公,蔣瓛來此,就是因為這個遊戲需要四個人,演示時皇爺爺站在一邊,便可更直觀的察覺到問題!”朱允熥說道。
講真,為了解答寶鈔和經濟的關係,朱允熥是做了多手準備,也正是做了怎麼多準備,當老朱粗暴對待自己心血的時候,心態方才炸了,撕掉了奏章!
“那就玩,不過允熥吃得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