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解釋(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心!”
常向東及一反三。
“寶鈔的共識丟了,人心也就丟了,日後我們在發行寶鈔類的貨幣,你覺得建立這個共識需要多久?寶鈔已經有二十多年曆史,是現在挽回他容易,還是在寶鈔徹底變成廢紙後,重建這個共識來的容易?”
“……”
常向東沉默,掙扎的說道,“可是向東還是覺得不甘心!”
“不甘心就對了,我也不甘心,但是別忘了我們的理想,如果這個理論建立在自我之上,這理想不要也罷,再說我們也不是沒有好處,想一想現在受到寶鈔之苦的是百姓多還是商賈多?”
“……”
短暫的失語之後,常向東好似想通了什麼,“我明白,這奏章裡殿下還有東西沒寫出來!”
“聰明,先讓大明做完這些再說,後續的東西未來一年我會慢慢教給你,其實我能想到也不是很多,彼此智慧碰撞一下,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穫!”
一套能完善執行的金融體系,絕不是一蹴而就,別說朱允熥這一金融韭菜,就算是後世的金融高手,也無法憑藉一個人,徹底改變封建王朝的金融體系,只能朝著一個相對正確的大方向去摸石頭過河。
時間有的是,古人的智慧也不缺,慢慢完善就是了,不過正如常向東說的那樣,這份奏章縮水了!
“多謝大王提攜,向東絕對……”
“行了,時間不早點,早點休息!”
最看不得就是跪跪服服,最聽不得就是忠心的話,真要有心做就是了,說沒意思,瞧見常向東來這一出,朱允熥當即趕人。
面對朱允熥趕人,常向東快速爬了起來,帶著一臉笑意退出書房,最後還是說道,“三爺,你也早點休息!”
“一派胡言!”
次日午後奉先殿內,原本爺孫一起用膳的祥和氣氛,伴隨著奏章從朱元璋手中飛出,徹底化為泡影。
“朱允熥,你太讓咱失望了,來人!叉出去!”
寶鈔之策,在朱元璋心中歷來都是善政,便民之政,這樣好的政策卻在自己孫子書寫的奏摺中寫了害民之政,是破民家財之策……
後面的都不需要看了,老朱下意識的就將朱允熥與商人聯絡到一起。
好好一個皇孫,整天和商賈混在一起,如今竟大膽為商賈說話,簡直不知所謂!
“陛下息怒,還請陛下看完奏摺後面的內容,臣認為有理!”
面對朱元璋的滔天之怒,常升一把撿起奏摺,欲重新將奏摺遞給朱元璋。
“好膽!”
看著常升的舉動,朱元璋的怒火進一步被激起,“好一個侄舅相親……將他們一起叉出去!”
第一聲叉出去,大漢將軍行動緩慢,畢竟都知道殿內有誰,皇孫,開國公,信國公,蔣瓛,哪一位不是大明高高在上的人物,自然不會立馬動手。
可當第二聲叉出去出來,大漢將軍們的動作一下子加快,四位高大的大漢將軍跨入大殿,目光先後落在朱允熥和常升身上。
“帝王終究是帝王,我本以爺孫之情建言,既然皇爺爺不想聽了……”朱允熥走到常升身邊,一把將奏摺搶到手上,上下一撕,“那就算了,就讓寶鈔之毒繼續流害下去吧!”
“不可!”
常升看著撕成碎片的奏摺,整個人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