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聽,所聞,所見都被人欺瞞的!

淮西勳貴是刺,是長在朱家權杖上的刺,為了不刺破後代稚嫩的手,這些刺肯定要拔除,但刺從哪來?

從權杖中而來,本身就是權杖的一部分。

可江南士族卻不一樣,他們只是權杖外的點綴,是外來者,他們隱藏這麼多年,不顯山不露水,遭遇勳貴刁難之時則步步後退,裝出一份弱勢無力的摸樣,可暗中他們在搞什麼?

他們在幫自己拔刺……當真是乖巧懂事的很啊!

都大膽到將手伸到了這裡,朱元璋便不得不考慮,這些人的初衷是什麼!

不思量不知道,一思量嚇一跳。

這些人是想要將朱允炆打造成宋朝的文君,拱垂而至的仁君!

這如何能忍?

不能大動,那就反制……

“瓊海國初建,允熥離開時間太長,恐不利允熥在瓊海的生活!”湯和抱拳說道。

文臣那一劫過去之後,籠罩在淮西勳貴幾天上陰雲散去了不少,但也只是散去了些許,不是徹底消散。

伴君如伴虎!

誰不想為後人考慮,朱元璋要保朱允炆上位,他們何嘗不想保家族長存?

“老夥計,咱們接下來的日子扳著手指都可以數出來,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錯,但允熥和商賈之間聯絡過重,這孩子咱教的少,他不懂這裡面的東西,允炆我還有時間慢慢教,可允熥已是一國之主,我就算想要拉在身邊也沒機會,乾脆出張卷子試試他的長進!”

朱元璋看著越發蒼老的手搖頭笑道。

“可這考題有些難了!”湯和跟著說道。

“能用就留,不能用就去!”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份寒光,“行了,咱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可別忘了允熥是咱的孫子!”

聞言,湯和當即跪了下來。

……

驛站。

“訊息準確嗎?”

年剛滿十六朱高熾穿著一份肥大衣袍坐在房間內,朝著身前的男子問道。

進京已有多月,因為朱棣在京中沒有明面的宅子,加上藩王子弟是不能入住皇宮的,故而平日裡朱高熾和其他幾位世子,全都居住在京城最大的北通驛站。

說是驛站,但北通驛站的規格卻是一點都不小。

“準確!”

男子低著頭說道。

親王多有耳目,朱棣的野心被姚廣孝挑起,南京自有佈局,加上之前朱標死一系列的事,對於南京城內的事情自有洞察。

“我這弟弟運氣看來不怎麼樣嘛?”朱高熾笑道。

朱高熾,朱允熥同年生,前者八月十六,後者十一月甘九,差了也就三個月。

只是從未見過面!

可過去一年中,朱棣沒少提到朱允熥,誇獎的同時也多為朱允熥感到遺憾。

“江北受災,祖陵水患,如今來到京城的難民多老弱,戶部無糧,工部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