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看到不說話的幾人,朱允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兩年,足足兩年的時間,我盯著瓊海國,你們盯著學堂,誰盯著這些人。

從吏部的報告來看,一個個都不錯,我也承認表現得很好,但是思想不變身體在變這是不行的!

歷史的怪圈我和你們講過,這才開國的第二年,就成了這個樣子,五年之後,十年之後我瓊海國或許會建設成人間沃土,但我們離開之後呢?

機會我給了,這件事到此為止,別再有第二次,否則直接滾蛋!”

“是!”

眾人回覆道。

此刻縱然有心替司局級的官員解釋什麼,希望能將法案延後一段時間,可面對如此堅決的態度,他們還能說什麼?

……

七月初三,從南昌南下的飛鴿帶著訊息抵達海口。

朱元璋召燕王,秦王,晉王,周王,四王嫡長子入京,陪其一同過壽。

朱元璋,朱重八!

重八重八,八月八,每年的這一天都是朱元璋的生日!

這一批飛鴿非直達,花費四天時間的週轉,算上南昌到南京的時間,訊息應該是在六月下旬發出來。

南京沈秀和不在,傳遞慢一點也能理解,但從中朱允熥不難看出,詔令自己的天使也快出發了。

老朱過壽沒找自己,應該是算過路程知道自己趕不上,但喊了這麼多小輩,自己有怎麼可能缺席呢?

“搞事情啊!”

國內,司局級官員剛暴露出重大的問題,第二個三年計劃規劃緩慢,招兵,軍校,第二批適齡兒童還沒進入學堂,工部幾個研發難關放在那裡,朱允熥真的不希望在這個時候離開。

可惜這一切由不得他!

“允熥,你心急了,我覺得應該選擇相信大家,之前的錯誤只是認知錯誤,他們無心的,但何嘗不是因為你的忽視導致?

這兩年大家有多忙,付出了多少,學習上出現錯誤,是可以理解的。

我看了司局級這一層轉變的很快,不是被動轉變,而是主動。

瓊海國行知合一,同理之心,能攀上司局級的官員,若是不認可這些也不會跟著允熥你來海口,從一窮二白的階段開始。

做得多了,積累的也就多了,這次上課我聽了,他們提出很多我們所沒考慮到的東西,少數一些觀點更是讓我們都覺得驚豔。

有些事情,過程相同但結果不同,反過來結果相同過程也有可能不同,至少這些官員都是合適的,優秀的”

常森第一次為行政官員解釋。

“小舅,我知道了,是我心急了!”

朱允熥點了點頭,冷靜下來之後朱允熥也考慮過這些。

的確如常森說的那樣,他急了,他本以為開國瓊州之後,老朱走之前自己不會去南京了,最多就是按期朝貢弄點禮物而已。

他可以慢慢調教瓊海國,卻不想起了如此波瀾。

焦慮之情,從看完湯和信件的那一天開始,便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