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參假(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王!”
解淪顯然是在想事情了,猛地被點到有些反應不過來,稍等片刻之後解淪掏出一份公文,“這是過去二十天發生的事情,還請大王過目!”
掌管司法,立法只是根本,執法才是關鍵,可真當執法的時候,才會明白瓊州的這個地方有多麻煩!
瓊州偏遠,民生凋敝,窮苦老百姓遠比中原更多,這半點不參假。
但也別忘瓊州的氣候,一年三熟,一季一石半三季也有四石半,這還僅僅只是畝產,並非代表只有一畝地。
唐朝記交趾,交趾懶漢頗多……瓊州則相反,屬越勞越窮的典型,簡單說就是沒找到方向。
同時瓊海文教不興,上升渠道匱乏,遠不是那個有著“由宋而元而明七百載孝友家風尚冀熾昌光盛世;自閩而瓊而定二十傳詩書門第敢雲閥閱啟高林”的瓊州。
少量的上升渠道,導致相對富庶的家庭多出皮懶貨。
一個兩個沒關係,七八九個也沒事,可各家各村聚集起來的可就不少了。
加上看到大食堂搞出夜校,一群泥腿子都開始讀書,怨氣自然也就出來了,據解淪這份彙報,這段時間鬧事者逐漸變多,閒來無事的已經鬧到了農家女的食堂。
處理了不少,可這些人都是小大小鬧,判刑是及不上,但真的噁心人。
至於交由家老們管教,家老對於這些人亦是表現的無能為力,甚至不少本身就是被慣出來的。
“這確實是個麻煩事!”
朱允熥微微皺眉。
沒事做的人,歷來都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可要讓這些人做事也不現實,能做什麼,做了信不信的過又是問題。
目前瓊州的體系,幾乎是不存在這些人的上升渠道,“不知幾位先生,對此有什麼想法?”
黃子澄搖了搖頭,“我們現在的體系,都建立在勞動上,這些人不僅不勞動,反倒在鬧事,自然不可能就這樣收編進來,但不收編了,整日讓其晃盪也不現實。”
“宿老那邊對他們也沒辦法,身份使然,犯事也多是小事!”解淪苦笑道,“很聰明!
編修的時候,刪除了很多不合理的法度,放寬了限制,卻不想這些人鬧出事情了,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再將刪除的法度重新寫上去,這讓更多的人怎麼看。
再說為了一小撮人大改法度,也未必太給他們臉了吧。
在短暫的沉默後,解縉突然說道,“沒事做那就給他們找事做,不會做那就教他們做,我們完全可以在現有體制內,增加一套額外的體系,即將開始辦學多針對窮困老百姓,為什麼我們不能開辦收費的私學,他們出錢,我們教學,教學結束後給予相同的待遇!”
“這主意不錯!”
敲了敲桌面,朱允熥不由想到自己叛逆的高中時代,那個時候自己也不想讀書,結果父母還是逼著去讀,理由不是一定要去讀書,而是你出來能做什麼,你會做什麼,慢慢長大方才明白。
不同的時代,同樣的青春,同樣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