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全盤下注(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地的商眾開始報價,當十幾方代表紛紛報價結束,最終的報價接近四百萬兩。
雖然是連續三年的投入,可照樣驚人!
四百萬兩,都足夠打一場北伐,賞功都算在裡面那種。
“不知林東主準備問那位拿多少地?”
出價完畢就是具體的事情。
四百萬兩對於很多人是天文數字,但對於各家而言只能算是壓力略大,可一想到十五年的運營資格,以及貨賣南洋的好處,大家都覺得這筆投資在朱允熥政策不變的情況,將在未來四五內賺回來,而剩餘的十年就是爆賺。
更別說還涉及到商眾在瓊海國發聲的問題。
“具體土地多少,暫時不能確定,不過我覺得各家既然投資怎麼多了,是否先安排一批子嗣前往,大王那邊缺的可不僅僅是資源,更缺人,有此四百萬兩,或許除了亞龍灣之外,商部也未嘗不是沒機會,而且我離開的時候聽到訊息,瓊海國六月左右會商議憲約,如果可以將我們的內容加進去……”
林天麓沒說完,但一切不言而喻。
“林東主這是什麼意思?”
“還請詳細的說一下!”
……
眾人也是被林天麓的提議給驚到了,什麼時候他們這些商眾還能參與到一國法律的編制過程中,但如果能參與進去的話。
“瓊海國實行的法律,和我們不一樣,分成三級,憲,律,地!”
林天麓沒有隱瞞,“憲約為綱,是瓊海國律法的根本,由瓊海國國主設定框架和底線,各方代表編修,花費數月的時間商討最終編成,其中約定都是瓊海國根本,編修結束之後,十年之內不會改變,唯國主一人可以更替。”
“律約而憲約的解釋和補充,如果說憲約為骨架,那律約就是血肉,組成完整的體系,各部律約有專門的人設定,不再是官員,比如商業這塊,就會有我們商人提議,經商議後成型,約定一切行商的準則,編修後執行,每三年可以補充,每五年可修改。”
“最後的地約,就是在因地制宜之法,各地視情況在律約上進行補充,經大王審議後決定,亞龍灣租約之後,我們就可以對亞龍灣的地約進行編修。”
“如今瓊海國面向全國的公約還沒成型,只有一部海口公約,我已經帶過來,大家可以看一下,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公約三十七條,其中有二十七條都是有當地宿老參與,三條為特設,可以看出瓊海國的未來法度都會基於這款。”
“如今我們既然選擇加入進入,自當要參與進去,不能再被那些文官掌握了話語權,太多可以不要,但基礎我們要爭取!”
林天麓丟出海口公約,“離去之前,我得沈東主的訊息,沈東主接下來將負責憲約中商的部分,其為主負責,不過瓊海當地的情況,我個人覺得太過落後,未必能表達清楚我們的意圖!”
聽著漸漸變得急促的聲音,眾人的眼睛也跟著亮了。
“我們也能參加嗎?”
“我們並非瓊海國百姓,能資格嗎?”
“是啊,這不是開玩笑的!”
……
“我可以肯定的說,可以,但必須要快了,現在已經五月了,六月就會開始!”林天麓笑道。
不行這張牌還不能讓這些老東西心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