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來三年我瓊海國,將修建國內直道三條,貫通全國。

暫且劃定第一條為海口直通東南亞龍灣,全程預計540華里,預計調動全國青狀勞動力九千餘人,此九千人全數享受海口青狀的勞動保障,物資配給之制,同時廢除大明徭役制度,所調動青狀全憑自願。

徭役廢除之後,各級官員不得以徭役為藉口,徵召各地百姓,徵納糧食,若有違背者,斬!

相關勞力報名與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十五開始,為期十五天,五月底結束上報大王。

名額暫且確定儋州,萬州各三千人,兩州千戶所各五百人,剩餘二千由……”

“謝大王恩典!”

“謝大王恩典!”

“恩典啊!”

黃子澄的話語還沒說完,一眾宿老紛紛哭天喊地的亂了起來。

他們眼紅海口什麼?

不就是眼紅海口的大食堂和有事做嗎,過去的日子一樣,瓊海各地都有碼頭,憑什麼就海口占了先機。

不是老百姓不想和官府合作,但過去的官府都是什麼玩意。

這些宿老本身就是各村族的老人,對於後背關愛者,來到海口這些日子,看著那些穿著新衣物,臉上露出血色的青狀,焉能不羨慕,焉能不想給後輩爭取機會?

至於勞動,勞動強度,根本沒人在乎,這個世道不怕幹活,就怕幹活了還吃不飽,越勞越貧!

“肅靜!”

瞧見這一幕,負責現場秩序的張青臉色一沉,連線數十位下馬坊總旗紛紛發聲,壓下亂糟糟的場面。

黃子澄笑了笑,跟著說道,“三,未來三年建立瓊海農墾莊園制度,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凡沒有土地,家中土地少者,皆可與州府報名,透過驗證之後可加入各地農墾莊園,為我瓊海國開墾土地,修建水渠,負責灌溉種植,經三年勞作可獲得農墾入駐資格,相關規定朝會後下發!”

這一規定沒引來動靜,那是因為黃子澄沒細說,說到底這制度不就是給瓊海國的土著準備的。

難民多為失地的百姓,對於土地的情節更重,不過就朱允熥的想法,土地這種重要的生產資料肯定不能私有化,但目前大規模的國有化也不現實,就暫時以農墾莊園為基礎悄悄發展,同時收納一些無土地的百姓。

“四,未來三年,各地將陸續建立基礎教育學院,效仿海口制度,白日育兒,夜間掃盲青狀。

孩童入學,設立積分制度,為大王勞作,各級配給有不等勞動積分,此積分將為各地幼童入學的門檻,條件達成者孩童可直接入學,入學期間三餐供給由大王負責。

掃盲青狀……”

這一塊就是現在海口教育的翻版,在保留了海口的特殊情況下,有以積分劃定了的入學名額,增強了積極性,同時保證了各種資源的配給。

這樣一來或許會讓很多適齡兒童沒法讀書,可現實就是這樣,朱允熥更養不起,養得起也不可能無休止的養。

真要什麼門檻都沒有,在這教育資源本就稀缺的時代全面普惠,那不是仁政,而是被人當成傻子,同時也會讓教育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