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可是洪武年間,老朱還沒死呢!

“當時我是真的被嚇到了!”

沈秀和亦是感到驚恐,越想越發驚人。

“說說,給出怎麼大的禮物,他們想要什麼!”

花露水的合作可給不了這份禮物,別扯什麼開國恭賀,朱允熥不相信這世界上又怎麼便宜的事。

“通商!”

“其中利潤很大?大到足以這般冒險?一點時間都不願意等了?”朱允熥一臉無語看著眼前的兩艘海船。

“非常的大,我聽家中的老人說過,宋時南洋貿易的利潤大概在十五倍,元末利潤則有三十倍,到了如今可能五十倍都不止,而且給的東西不是現銀,就是中原缺失的東西,根拉回來本不愁賣,來回一次眼前這樣的船,一艘少說十幾萬白銀的利潤,時間也只要六七個月。”

“……”

利益動人心啊,這樣的財富誰會放手,一人放手一個團體都不會放。

“既然有這條路,為什麼還要在我這裡轉手一道,這不是多事嗎?”朱允熥問道。

“這個問題我問過船老大,船老大的說法,是背後的人想出貨更多,海外貿易本就是奢貴之物,如今大明的物價很低,農耕大於桑蠶,每年就那麼一點點產出還賣不出高價,受限於運輸的條件,如果可以轉道瓊海國便可以將貿易增大數倍,更為關鍵的是,瓊海國為國主是殿下你,信譽有保證,不會像那些小國那種無序!”

“理由很正,可我能得到什麼?”

全球大航海的時代就要來了,這是歷史的趨勢,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當土地產出受限的情況,航海便是一片藍圖。

朱允熥不可能堵著這一塊,日後甚至還會鼓勵下海,為炎黃子孫新增更多的土地。

機會來了,如果利益足夠,朱允熥不介意將這件事提前。

“暫時兩個方案,運往瓊洲的貨物增倍,同時派遣船隻給我們運輸,直接到達地頭而不是廣州,另外這些貨物就不要錢了,充當轉運的支出,第二個方案,以後每次轉運的貨物,殿下可分得兩成的純利潤,也可以換成瓊海所需,只要瓊海國政策不變,就一直持續下去!”

沈秀和快速複述道。

“你覺得呢?”

“我知殿下對於海運這一塊並不反對,但就目前的好處,我個人覺得可以增加一點,第二個方案三成!”

沈秀和沒遮遮掩掩,同時在說道,“三成是最多的,南洋貿易不是一家兩家,各家分潤一點,殿下能獨佔三成已是極限。”

“這兩艘船裡應該有能做主的人吧!”朱允熥目光幽幽的說道。

“肯定有,可誰老沈是真沒看出來!”

“那就讓他下來找我,另外卸完貨之後,稍作補充這兩艘給我立刻離開,七日後返回!”朱允熥吩咐道。

“明白,相信他們也在等殿下的回覆!”

“完成這件事,我讓閣皂山的道長給你調理幾天,另外南京要是沒事,你就在瓊海多待一些日子。”

拍了拍沈秀和的肩膀,朱允熥轉身離開。

……

“這幫商賈是瘋了吧,兩艘千料的大船!”

黃子澄看到下面的回報,手都抖了起來。

樓船也就八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