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眾人看到瓊海國建立,正是嗷嗷待哺的時候,如果朱允熥他們喂不下去,觀望的人心會覺得世道沒變,重新回到原先的生活模式,再想將局面開啟所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付出將是現在數倍乃是數十倍。

“戰前調動兵卒計程車氣,需要一次次的鼓舞,一次次的獎勵,但寒了士氣之心往往只需要一次,如今瓊海國就像大戰準備階段。”徐增壽將眼前這一切比作戰前,顯然也明白眼前的事情有多棘手。

聽著各路的意見,朱允熥敲了敲桌子,“局面都已經知道,利害關係也已清楚,那就不要在和我這些,我需要是解決的辦法,切之可行的策略!”

“此事到此為止,明晚之前各自思考一個辦法,後日召見各地宿老和名士!”

到此,朱允熥將整個問題暫停。

法子,他不是沒有,只是不全面,可不能現在就說出來,他對於眼前眾人的要求從來都不是執行者,而是成為決策者,從輔助治理變成共同治理,不然遲早有一天他會忙死。

當然對於眼前的局面,朱允熥也知道卻是難,超出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大綱,可黃子澄,解縉,徐增壽都是什麼人,眼下不給機會練手,以後怎麼辦?

討論隨著朱允熥的話暫停,接下去的一餐飯還是熱鬧,但很多人的心思都已經不再眼前的飯桌上。

……

“大王這是什麼意思?”

走出王府,解淪看著自己的兄弟。

“不出意外,大王已有了決策,今日不說出來,未嘗不是考驗咱們,這些日子來,我們做的太多但想的太少,我和兄長個負責一灘,眼前的事情還少,可伴隨著瓊洲整個納入進來,兄長與我還能事事親為?”

解縉笑著詢問道。

“大王這是想讓我們決策,或者培養我們的決策能力?”

“不錯,大王的壓力也很大,海口之事其一人便可以解決,可整個瓊海國不能,伴隨著夜宵的舉辦,三月一批人,未來我們瓊海國需要的執行者會越來越多,但同樣也需要更多的決策者,今夜在場的大王不僅給了我們榮譽,也同樣想要要給我們決策權,真正的做主!”解縉說道。

“這一道考題,我們兄弟得認真回答!”解淪沉聲說道。

……

“開國了,很多事情都不同了,以前盯著海口可以,接下來就要盯著整個瓊海國,八十多萬百姓等著我們負責!”

黃子澄坐在書房內,外面的夜色已經很深。

“先生所言不錯,同時大王也在為此考慮。”郭清坐在對面笑道。

“如果郭清你有什麼想法,也可以做份準備,明日隨我一起面見大王!”

郭清如今負責七個大食堂的教育,不出意外完成這件事,郭清未來就是瓊海國六部之教育部的首任尚書,已經有資格進入王府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