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明也,為文臣封賞的褒字。

“臣謝大王恩典!”

解淪直接跪下。

跟著是一眾文臣的官職,卻是沒在出現封伯之稱,卻也藉此確定了瓊海國接下來文官序列。

……

“常森,大明鳳陽……統瓊海軍機之責,為我瓊海國總理軍務大臣,特封海武伯,欽此!”

……

“徐增壽,大明……特封海恆伯,欽此!”

……

“張青,大……特封海景伯,欽此!”

……

“藍春……瓊海國國千戶!”

……

“李增枝,瓊海國國千戶!”

……

隨著時間的過去,李漆的聲音從一開始洪亮高昂,慢慢變得沙啞,好在這一切也快結束了。

相對於興奮的瓊海國官員,站在一旁看著禮部諸臣則不由嘴角微抽。

荒唐亦是羨慕非凡。

荒唐在於,一個小小的瓊海國,開國就冊封了六位伯爵,簡直不將爵位當爵位在用,要知道瓊海國從籌備到今天也不過六七個月而已,照這個趨勢下去,這六人往後還會封侯,封公,可整個瓊海國才多大一點?

亂來!

簡直就是亂來!

可也忍不住羨慕,藩屬國的伯爵大明不會認,可瓊海國的不一定,這裡面的水分哪怕多了一點,但要知道周定爵位是有六等,王,公,侯,伯,子,男。

大明砍了子,男兩級,王爵非朱家不能承載。

這六個海什麼伯,進入大明少說也是子爵,妥妥的貴族,身份再也不同。

可惜沒人在意他們,所有非朱允熥這一系的瓊海原官員,無不是被朱允熥大手筆給震住!

……

“眾臣謝恩!”

李漆合上最後一份王旨。

“臣等謝過大王,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聲音如洪,氣氛在這一刻達到巔峰。

“我朱允熥,大明吳王,今瓊海國國王,再次宣誓,眾臣不負我,我必不負眾臣,瓊海國往後當有法可依,懲罰有據!”

朱允熥從座位上站了起身,與天壇上宣誓。

“大王仁慈!”

天壇不是一般的地方,中央承載了炎黃與朱家香火,再次發誓與古人眼中,就是在於天地說,與炎黃先祖說,與朱家先祖堅,一言一行都是被天地記錄在案的。

縱觀中原過去數朝數十國,就沒有那位開國之君在開國大典上說出這些。

此言的效力,不亞於宋朝的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