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信太低,信鴿在飛行過程中,天敵不少,一隻兩隻不足以完成傳信,多隻傳信卻有資訊洩密的風險。

三是成本,信鴿挑選的鴿子不簡單,速度,耐力,都需要選拔,一隻鴿子每年沒有二兩抗不下,而想要多點設立信鴿站點,至少也需要萬隻,人吃都不夠。

所以現在信鴿少見,不過想要找到懂得培育,飼養信鴿的人也是不難,宋代廣州就是信鴿數目最多的地區!”

常森一點一點說道。

“第一點是數量,第二點是保密,第三點是消耗,其實關鍵還是保密,保密這一點我來解決,小舅先將人和鴿子給我找到,先將瓊海和開州,開州和韶關的信鴿網路建立起來,這是我們接下來最活躍的區域。”

保密,搞一本數字對碼錶就可以了,一條紙條可以記錄很多數字,就算被抓到沒有對應的表也翻譯不出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前期我希望能有五千兩。”常森估摸著給出一個數字。

“可!”

朱允熥點頭。

……

“這是第一批夜校的名單,一共一百三十四人參加!”

五日後,三月十三,黃子澄拿著一份名單找到朱允熥。

“行!”

大致掃了一眼,朱允熥大筆一揮,“複製一份交給解縉,然後開始記錄這一百三十四人接下來半年的表現,成績,從現在就開始建立屬於他們檔案。”

“檔案儲存需要很大的地方,如今多方儲存,我們至少要建立三處單獨的儲存地點。”

新陳的建設很慢,甚至可以說是影子都沒有。

如今再新增三處建築,人力,材料都是問題,提到這黃子澄就感到頭大。

“暫時需要儲存的東西不多,分個優先順序吧,等到所有人員到位之後,再行建設!”

如今海口各地,有五千多人在為他幹活,但這只是聽上去,算上人工效率,五千人堪堪也就開出幾個專案。

最為關鍵的開荒,梳理地面,開設溝渠,育苗種植就佔了三千多人。

“如今只能支撐之下,只希望這批青狀能早早出來做事,不然人真的不夠的!”黃子澄臉色發苦。

“人家是百廢待興,我們這是從無到有,保證好大家的身體,別讓人累了!”

朱允熥揉著眉心說道。

人手還是南下,可就算全部南下又有多少人。

各方面都是限制,如今只能慢慢滾雪球,就想做大餅一樣,一點點攤開!

“南下的人手安排之後,我認為應該休息一段時間,先將內功修煉好!”

“放心,胥民,災民到位之後,一到兩年內,我瓊海國不會再招攬外人。”朱允熥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覆。

“如此一來,我們能活動的時間就多了!”

得到這答覆,黃子澄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任享泰到了?”

“到了,不過在開州,這一批船過來,到時候王爺就不需要出面了,交給我們好了!”

黃子澄淡淡的說道。

大王有大智,卻不好暴露在任享泰面前,之前的事情最好放在他們這些文官身上。

……

“大人,你要給我們做主啊!”

三月十九,在開州等待了十日的任享泰帶著香火登上瓊洲碼頭,下船沒多久就被人包圍起來。

黃存死了,司務死了,連帶著保護他們百戶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