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個好皇帝,但不是個好大哥,常升很清楚自己的公爵是撿來的,以他的能力最多就是留在南京做靶子,反倒是從小被寄予厚望的常森,才是那個真有能力帶領常家繼續富貴的人,可惜有些事情輪不到他。

……

“父親,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藍春看著自己父親,有所不耐說道。

“你走,你弟留!”

藍玉睜開雙眼,看著不大的孩子。

一生征戰,子嗣艱難,到了如今也就只有兩兒一女,女兒有蜀王在他放心,但兩個兒子就難了。

空印案,胡惟庸案……刷掉了多少人?

藍玉別看粗狂,但征戰無數,又怎麼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粗人。

“真要如此嗎?”

“怎麼捨不得南京的富貴?”藍玉看著自己的兒子。

“不是,只是覺得父親您想的是不是太多了!”

“常茂的事情你忘了?”

“那不是馮匹夫乾的嗎?”

洪武二十年,常茂跟隨馮勝收降納哈出,這本是功勞卻不想後來因醉酒誤事,導致納哈出部崩潰,朱元璋降罪收馮勝兵權,罷常茂鄭國公爵位。

“魔懂個屁!”

看著懵懵懂懂的兒子,藍玉直接指著門口罵道,“滾!”

“百官覲見!”

翌日,清晨,天色濛濛。

常朝馬上就要開始。

“臣等拜見陛下!”

在京侯爵,六部侍郎以上,六科主事,不到四十人隊伍列隊走進奉先殿。

常朝的規模雖小,卻是實打實處理政務的朝會,能列位其中無一不是在洪武朝擁有真正權勢的人。

左武少,右文多,六列排列靜靜的站在御座前。

“賜座!”

別看老朱對官員苛刻,輕則罰罪,重則剝皮實草,三代誅殺,可大明官員可不是後清的奴才,都是有人權尊嚴的。

加上不少人早年和老朱打天下,常朝之上自然有他們的座位。

“臣等多謝陛下!”

老臣入座,站立者顯得更為稀疏。

“太子薨,國本動搖,今日先議國本!”

老朱的話音一落,奉先殿頓時沉默下來,無數人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