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現在不後悔(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允熥沒有躲藏,直接說道,“既然是先河,就必須要樹立榜樣,孫兒有信心做這榜樣。”
“你選擇瓊洲,那日後呢?”
“草原,河套,安南,何處不能安置?若失敗則身死,若成功則拱衛大明!”
分封諸王與邊境本身就是老朱自己做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藩國和藩王不同,不過如果可以解決嫡皇族儲位失敗,分出一個藩國也不是不行,嫡皇族終究還是少的。
“失敗身死,成功拱衛,也就說不需要朝野支援?”朱元璋抓住朱允熥話語中的東西。
“嫡庶有別,教育也不同,由孫兒開先河,相信後世失敗者亦是佼佼者,若是還要依靠朝廷建立藩國,德不配位藩國建立起來遲早也要滅,還會成為大明的負擔,既然是負擔為什麼要建?”
“先下去吧,朕要考慮考慮!”
朱元璋是一個恨不得將所有事情都捏在手中的帝王,又怎麼可能沒考慮過後世儲位的問題,怎麼會不明白為了爭奪儲位會爆發什麼?
朱允熥的方案,不得不說是一條出路,一如之前就藩瓊洲的提議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可終究還是年輕了,經驗少了。
不是不好,而是不全。
與文官爭鬥三十多載,朱元璋很清楚文官鑽孔子的手段有多厲害。
“湯和,你怎麼看?”
朱允熥下去,朱元璋測過身來看向一旁的護衛。
護衛轉身,光明甲後露出一張蒼老的臉,或許是因甲衣沉重,髮梢眉毛無不掛滿了汗水。
“老臣,首先恭喜陛下得一好皇孫!”
湯和,信國公。
雖非開國六國公,但因其謹慎,是極少逃過朱元璋清洗的國公,被朱元璋視為左膀右臂,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賜地鳳陽。
“咱當然知道,只是……咱也忽略了允熥太多!”
帝王也是人,人老了無不多愁善感,湯和為什麼被朱元璋倚重,不就是這個人忠誠可靠。
“您是允熥的爺爺,同樣也是大明的陛下!”
“是啊!”
朱元璋長嘆,不過很快恢復過來,“你覺得允熥所言的有幾分為真!”
“七分,那孩子應該和我們過去想的不一樣,可惜世事無常,加之深宮多事,想來陛下應該知道!”
聞言,朱元璋眼中閃過一份寒光。
深宮多事?
好一個深宮多事!
也是,朱標和自己心思都不在後宮,後宮無主那位豈能不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