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覺現在的常家怎麼樣?”

入夜,常太子妃未出閣之前居住的院子裡,常森清退左右,給朱允熥遞了一杯茶。

見此,朱允熥如何不明白!

常家對接自己就是自己的三舅,日後就藩常森說不定也會跟著一起走。

“烈火噴油,鮮花著景!”

“可不就是這樣。”

常森放下茶杯,“可惜,原本這樣的富貴還有百年,現在還剩下多少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

“看來三舅很憂慮?”

“不是我憂慮,是很多人都憂慮,這個世界上活明白的人不多但也絕對不少,你爺爺是什麼人,大家都清楚的,忍著,憋著,藏著,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家族日後,本來大家想的忍忍就過去了,可現在你也看到了!”

說完,常森朝著朱允熥問道,“我們這些人就是大明權杖上的刺,懿文太子皮糙肉厚,威望深重,握得住控得起,可下一位握不住的話……”

朱標的死影響的真太多了,也正是因為朱標死了,所有人方才猛然醒悟皇位上的那位今年已經六十四了。

“懂!”

朱允熥點了點頭。

常森的話如何不懂?

正是因為懂,朱允熥內心方有更多的是激動和感謝。

這是不參合利益的愛護,是真正的親情!

“講真,你的提議確有神來一筆,讓人耳目一醒的感覺,瓊洲破是破了點,但最差也是一條活路!”

“你若就藩瓊洲,除我常藍兩家,宋國公,曹國公,穎國公都會有所安排,另外每家都會拿出萬貫,三十戶工匠,但是你的承諾?”

“任何的承諾都會因時間而改變,我的承諾會在三年內讓你們感受到!”

朱允熥平淡的說道。

封建王朝帝王的承諾歷來都是笑話,之所以會如此實乃是人治大過法治。

這有好處也有壞處。

短期有利,長期有害,但就朱允熥的眼前顯然是有好處,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也會選擇集權,集中力量辦大事。

“有這句話夠了的,錢財終究是空的,允熥你還是想想,如何轉換這筆錢財,對你自身更有利,能在南京消化就在南京消化掉!”

“聖心難測,但有我幾家發力,就藩的可能很大!”

常森耐心的提點到。

南京不僅是大明的南京,更是水路,陸路交匯之地,南來北往的商貨無數,東西要是南京沒有,其他地方自然也沒,他們還是地頭蛇。

“允熥明白的,這幾日就會列出所需。”朱允熥應承道。

“早點睡吧,時間也不晚了,有什麼明天再說!”

說完,常森站了起來。

“舅舅也早點休息!”

溝通是循序漸進的,不過從這次談話分析,朱允熥也明顯感受到,淮西勳貴集團和明朝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一樣,並不看好他對於瓊洲的謀劃。

不過這種錯誤的認知觀,歷史觀,科學觀,後世都無法杜絕,更別說在資訊交流不暢的封建王朝。

如今僅憑一個出身,一個承諾換來這麼多東西,他朱允熥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變得!”

目光深邃看著同樣深邃的星空,朱允熥的拳頭一點點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