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1/3頁)
章節報錯
十月下旬,寒潮呼嘯十多天,氣溫已經漸漸回升,依然沒有下雪。
蘇河翻著各鄉匯總的報告,基層官吏動員百姓防寒。
全縣十二萬人,只凍死不到十人,這簡直是奇蹟。
它還沒有煤煙中毒死亡的人多。
蘇河看了一眼溫度計,現在外面溫度已經恢復到十二攝氏度。
他給參謀部下達作戰指令,十月二十三日,正式出兵漢中府,讓李鳳鳴制定作戰計劃。
他同時透過統領府下達公文,從各大糧倉調集糧食裝車,招募青壯運糧。
二十二日一早,蘇河來到大散關參謀部。
章萬思率領偵察營已經探查好陳倉道大明官軍的規模,畫好簡易地圖彙報上來。
蘇長勝手下的細作已經偵查好鳳縣、略陽、褒縣、漢中這四個重要城池的情報。
還有不少細作潛伏進這四個城池。
蘇河立刻召集軍事會議,部署作戰安排。
營團級以上軍官都來到大散關參謀部。
李鳳鳴站在一幅巨大的軍事地圖面前,手中拿著鉛筆。
“我們在大散關,自古進軍漢中一共有三條路。
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
他在地圖上重點描繪這三條行軍路線。
“褒斜道和子午道我們不談,這離我們太遠,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陳倉道。
它從大散關開始,順著嘉陵河谷,到達漢中的鳳縣。”
李鳳鳴拿出紅色的鉛筆,在地圖上畫出一條線。
從大散關順著嘉陵河谷南下,在鳳縣畫了一個圈。
鳳縣南下略陽,在這裡又畫了一個大圈。
從略陽向東順著陳倉道直入漢中。
“拿下鳳縣,我們後勤補給線就有保障,之後快速南下略陽。
拿下略陽,我們前往漢中就一片坦途。”
蘇熊等到李鳳鳴說完,他指著地圖詢問道:“李參謀,我們佔據鳳縣後,為什麼不直接走連雲道。
從連雲道橫穿秦嶺,在留壩附近進入褒斜道南段。
我看總路程,比直走陳倉道要快。”
李鳳鳴用手敲著地圖,耐心解釋道:“這裡是近,但無法保障後勤補給線安全。
我們走的是陳倉道,嘉陵江故水道,非常寬闊。
連雲道棧道密佈,敵人火燒棧道,我們進退兩難。
連雲道棧道有些地方太窄,還沒辦法走糧車。
為什麼從古至今,所有進攻漢中都要選擇陳倉道和褒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