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義陪同蘇河來到紡織公司。

他向蘇河介紹毛紡織技術的情況。

“秦王殿下,您下令讓工匠研製羊毛紡紗,也就是毛線。

我們為了獲得足夠的羊毛,已經把漢中官方農場養的羊全部剪毛。

獲得了大量的羊毛,讓工匠研究怎麼把羊毛紡成毛線,並研製羊毛紡紗機。

我接到彙報,紡織公司現在已經有了成果。

羊毛和羊毛紡紗機研製成功,我立刻就通知秦王殿下。”

蘇河聽到錢明義說毛線和羊毛紡紗機已經研製出來,他非常高興。

有了毛紡織工業,草原也就有了足夠吸引人的利益,這是一個無形的金礦,吸引很多人去草原淘金。

草原能帶來龐大的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彙集大量的人口。

毛紡織業也是紡織業的重要補充。

特別是北方地區,秋冬季節,穿一件毛衣或毛呢大衣,那是真的保暖。

蘇河走近紡織公司。

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已經開始向民間紡織工廠擴散。

官營紡織公司依然是最大的紡織公司,員工就有三萬多人。

每天生產出大量的布匹,憑藉低廉的價格,他們與大明開戰時,都不影響布匹售賣到大明地區。

紡織公司有一批熟練的工匠,他們一直在改進紡織機器。

蘇河就把羊毛紡紗的任務,交給紡織公司完成。

“秦王殿下,前方就是紡織公司研究羊毛紡紗的地方。

成功研製出毛線和羊毛紡紗機的人是甘青青。

他是吳勝強的兒媳婦。”

蘇河還記得吳勝強這個人,在他的指導下,復現出珍妮紡紗機,又改進水利紡紗機。

他早年受過傷,去年身體不行,在醫院中修養。

“明義,你介紹一下甘青青的情況。”

秦王府現在註冊的工匠十幾萬,他不可能人人都記得。

錢明義介紹道:“秦王殿下,您不是讓這些工匠帶徒弟,每一個學徒出師,都獎勵工匠。

吳勝強地位很高,但他年紀太大,精力已經不足。

他開始帶徒弟,這人屬於老一輩兒的工匠,收徒只收他的親戚。

特別是他的幾個兒子。

吳勝強之前認為他的工作是賤業,他給兒子安排更好的職業。

發現他手中的技術,能帶來龐大的利益,又把他的兒子叫回來。

他兒子學得不怎麼樣,但他的三兒媳甘青青透過跟她丈夫學習。

繼承了吳勝強的衣缽,別看是一箇中年婦女,對紡織很有天賦。”

“這也是一個趣事,女人對紡織有天賦,這是母庸置疑的事情。

青史留名的黃道婆,她就是一位女人,術業有專攻。”

蘇河警衛先進入房間,處理好之後,他和錢明義走進房間。

他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胖大媽,正帶領一群學徒,站在一個機器旁邊。

胖大媽看到蘇河與錢明義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