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黃臺吉攻大淩河 孫傳庭救援(第2/8頁)
章節報錯
他竟敢無視我的命令。
立刻把阿敏抓起來,鞭刑五十,解除他所有職務。”
黃臺吉極為憤怒,阿敏竟然敢不遵守他的命令。
無視他這個大汗,這種行為要是被許多貝勒模彷,他今後還怎麼治軍,必須要嚴懲。
阿敏屠城,影響這也太壞了。
他們八旗之前就有屠城的習慣,阿敏再一次屠城,這會激起明軍的恐懼。
他們一定會死守大淩河城,想要勸降太過艱難。
阿敏這個做法,給他攻打大淩河,陡然增加了幾個難度。
………………………………
大淩河城,城牆上遍佈著新造的紅夷大炮。
守將張春看著在城外,築起幾道壕溝,準備圍困大淩河的八旗兵。
他臉上帶著害怕的神色,這可是敵酋黃臺吉親自領兵圍城。
大淩河城參將尤世祿,立刻站出來說道:“張大人,我們城中儲存著一個月的糧草。
城頭還有朝廷新發下來的紅夷大炮。
只要我們堅守城池等待援軍,我們一定會化險為夷。”
張春有些猶豫的說道:“朝廷已經把遼東精銳抽調走,我們哪裡還有援軍。”
張春是被孫承宗提拔重用,孫大人看中他,才讓他守大淩河城。
現在遼東這裡的明軍,最精銳的關寧軍,一大半都被孫大人帶走。
兵力不足,其他地方也沒有將領敢來支援。
大淩河城,他預計就是一座孤城,為了報答崇禎皇帝和孫大人的栽培,他只能選擇死守大淩河城。
尤世祿立刻說道:“張大人,我們一定會有援軍,錦州那裡也絕不可能坐視我們被黃臺吉拿下。
大淩河城陷落,錦州就是一座孤城。
張大人應該已經知道,永平城守軍一個不剩,全部都被八旗兵殺死。
要知道,永平城可是開城投降了,八旗兵有殺俘的習慣。
我們不投降,堅持守城,那還能有活下去的機會。
投降也只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繼續堅守下去。”
尤世祿給張春講了很多,大淩河城能堅守下來的情況,特別是講到永平城被屠城的資訊。
張春終於堅定信心,要與大淩河城共存亡。
他們張家幾代都受大明皇恩,自己絕不能投降後金,辱沒了張家的威名。
一旦名節有損,自己這一支會被逐出族譜,今後再也沒有人能科舉成功。
尤世祿認為他們出城與八旗兵野戰,那是在找死。
但憑藉大淩河城上的紅夷大炮,守住這座城池,等待援軍救援,還是有很大的希望。
尤世祿帶領數萬軍隊,打不過只有幾萬人的黃衣賊。
他直接被充軍到遼東,他們尤家世代在邊軍中任職。
在遼東這裡,也有很多姻親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