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秦淮河花船上。

侯方域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帶領著東林復社一些學子,正在討論著家國大事。

侯方域喝的醉醺醺,怒斥道:“周延儒無能,致使百萬大軍毀於黃衣賊之手。

國朝養兵二百載,沒有一將能為國分憂。

手中兵將無能,我父縱使有孔明之才, 也沒有辦法發揮。

朝廷有眼無珠,這次戰爭結束,直接罷免我父的職務。

應該負主要責任的兩個軍頭。

左良玉依舊擔任湖廣總兵,尤世威被調往遼東。”

冒襄感慨道:“朝廷庸人太多,皇上也昏聵無能。

看看朝廷的做法,賞罰根本不公。

之前獲勝,文官升遷, 武將無功。

現在失敗,文官擔責, 武將無責。

這是皇權漸失,大明朝廷已經沒辦法掌握崛起的武將。

這些武將,慢慢就會發展成聽調不聽宣。

再這樣下去,大明就要重複唐朝的藩鎮之禍。”

陳貞慧立刻站起身,捂住了冒襄的嘴。

“冒兄慎言,這種事情,可不是我們能議論。”

他又看向在角落中獨自喝酒的人。

“方賢弟,聽說方叔父要被朝廷重新啟用,擔任湖廣巡撫。

走上抗擊黃衣賊的第一線。”

方以智點點頭,同時向著侯方域方向拱了拱手。

“還是要感謝候伯父,是侯伯父力薦家父。

家父才被朝廷任命為湖廣巡撫。

家父接到朝廷的任用,已經乘船趕往湖廣上任。”

侯方域笑了笑,道:“咱們都是東林君子,當然要舉薦自己人。

眾位哥哥, 現在國事艱難,大家談一談,怎麼才能挽救大明。”

陳貞慧表情凝重道:“我研究黃衣賊很長時間, 發現他們既無良兵又無良將。

每一次戰爭,就是那一套傳統的打法,基本沒用過各種軍法。

黃衣賊的打法就是大炮轟完火槍衝,遇到堅城上炸藥。

只要我們大明火器比黃衣賊厲害,剿滅黃衣賊那只是時間問題。”

冒襄冷冷一笑,道:“這個看似很簡單,但卻是最困難的事情。

朝廷要能做到這一步,何至於讓黃衣賊崛起。

黃衣賊至少吏治清明,看看我們大明這個樣子。

貪官汙吏橫行,朝廷撥下來一百萬兩軍費,連一半都用不到實處。

文官貪腐,武將怕死。

吳襄的關寧軍,數萬人僅剩五千騎。

他們受到處罰了嗎?沒有。

河南總兵陳洪範,十幾萬兵馬,就帶回來一萬人。

他受到處罰了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