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稱王大典(第2/8頁)
章節報錯
………………………………
祭拜完黃帝,蘇河已經自立為王。
他在宋康年等祝師的陪同下,把自己認的遠古祖先炎帝和父親蘇三牛的排位,擺放在祖廟之中。
這個流程, 是整個稱王大典,最為繁瑣的流程。
蘇河本想簡潔一些, 但蘇母和他的叔叔伯伯, 還有一些文官都規勸。
要敬重祖先,展示自己的孝道,禮儀應該厚重一些。
他像一隻提線木偶,再宋康年等禮儀官員的安排下,進行非常複雜的儀式。
宋康年還在這個過程,念著很複雜的祭文。
向蘇河的祖先禱告,他們子孫後代有人稱秦王,讓祖先在冥冥之中保佑蘇河。
蘇河走完所有禮儀,他感覺自己身上都有些痠痛,重新走回祖廟廣場。
面向廣場上眾多的百姓說道:
“我蘇河今天為秦王,我的權力不是上天賜予,也不是祖上傳承。
我蘇河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出身。
我所擁有的權利,源於秦軍的將士們,源於秦王府治下的百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跟著我蘇河,一起推翻大明朝,你們都有機會封侯拜相。”
蘇河說出這句話,在場的所有百姓都沉默,隨後響起熱烈的掌聲。
“封侯!封侯!封侯!”
百姓們不斷歡呼著這兩個詞。
漢中學子林文靜和四川學子莫雨庭結伴來到祖廟。
他們經常討論下個月科舉考試的試題。
莫雨庭聽到蘇河這麼說,他身體都在顫抖,震驚的詢問道:“秦王殿下,他怎麼敢這麼說。
直接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就不怕治下的百姓造反。
我感覺野心家也有很多,直接喊出這句話,會催生很多野心家。”
林文靜聽到蘇河的話,陷入了思索。
他回想著蘇河在漢中和四川實行的政策。
“莫老弟,我覺得秦王殿下認識的很清楚。
各朝各代都執行愚民政策,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唐太宗。
他也沒有想讓所有人都識字。
管理一群不識字的愚昧農民和管理一群精明的精明農民。
官員消耗的精力,那是完全不同。
除非當權者的利益,與農民的利益大致相同。
才有動力普級教育,儘量讓所有人識字。
百姓識字開化之後,再想欺騙他們,那也是千難萬難。
只要讀幾本史書,就會發現這句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