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源從考場出來,他感覺自己太耗心神,有些虛脫。

考題太過刁鑽,他根本沒有經驗。

只能按照自己的本心,猜測出題者的心思,嘗試作答。

杜源不用等開榜,他就知道自己成績不會太好。

很大的可能會落榜。

一些考生家裡有親戚當官, 他們從小耳濡目染。

這些人對官場的瞭解,肯定要比他清晰。

招賢館這次招募官員,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讓他可以與高門大戶子弟走在同一起跑線。

等到這些人重新適應統領府的規則。

徹底發揮出他們的底蘊。

這種一步登天的機會,就與他這個寒門子弟毫無關係。

杜源低著頭走在人流中,想著落榜之後,自己要去幹什麼?

見識了漢中城的繁華之後,再讓他回到褒縣,當一名賣字畫的書生。

杜源心有不甘, 覺得不能再這樣過下去。

哪怕是落榜, 也要想辦法留在漢中城。

他聽見周圍的考生在討論,有幾十名考生直接棄考。

還有一名考生因為不考儒家經典,大鬧考場,直接被巡檢五花大綁抓走。

杜源很鄙視這些人,抱著教條不放。有當官的機會還不努力,

他走在路上,突然聽到有兩名考生在說悄悄話。

“我們去拜鄭路為大哥,鄭哥說他有辦法讓我們當上官。

哪怕是落榜,鄭家在漢中城實力很強,也能給我們找一個好的工作。”

杜源聽到之後,很是心動, 找個靠山也不錯。

他立刻與這兩名考生套近乎,相約一起去拜大哥。

杜源來到鄭路的家, 發現有不少人來拜大哥。

鄭路, 三十多歲, 看上去玉樹臨風。

杜源他們給鄭路敬酒, 微微躬身認鄭路做大哥。

鄭路看到杜源的樣子,他哈哈大笑道:

“你能來這裡, 就是了解漢中鄭家的實力。

放心,跟著我做事,今後能讓你們當官,我們鄭家在統領府內部有人脈。”

鄭路在胡吹,吸引更多人加入他的團體。

鄭家是漢中很普通計程車紳家族。

其他高門大戶被黃衣賊處理,他們成為較大的家族。

這次統領府沒有舉行科舉,就是受他們的影響。

老爹以為統領府妥協,沒想到他們又弄出招賢館。

從招賢館的種種跡象,發現統領府在排斥儒家,特別是現在的主流儒家,朱程理學。

鄭路老爹讓他想辦法鬧事,只有搞亂招賢館,他們才有機會重新振興儒家。

鄭路老爹讓他隨便鬧事,他都有能力把讓他平安無事。

鄭路也知道無論哪個朝代,都會厚待讀書人。

他在大明朝,就習慣讀書人高高在上,有超脫刑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