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縣。

平靜的小山村,被整齊的腳步聲驚醒。

雞鳴狗吠聲不斷響起,村民也被外面的動靜驚醒。

正是秋收的時候,他們昨天已經忙碌一天。

早上天剛亮,就需要去割小麥。

割到天黑看不見麥田,青壯熟手,也只能收割一畝多地。

麥田必須要短時間收割完,小麥比水稻更嬌貴。

水稻生長在潮溼環境,成熟後不太怕小雨。

水稻怕大雨和冰雹,會把稻穗上的稻粒打掉。

小麥收割時,下小雨都不行。

它被淋溼之後,容易發芽或是發黴,一畝地直接絕收。

最佳的辦法,就是在小麥成熟時,趁著天氣好,把麥田直接收割。

“老少爺們兒都起床,軍隊幫我們收糧了。”

村長不斷敲著鑼,挨家挨戶通知。

他每家每戶通知完後,去見軍隊的長官。

石大堅連長耐心和村長溝通。

“我們來了一整連,幫助你們鄉收割小麥。

我們優先收割軍屬的麥田,軍屬收割之後,才會幫其他村民。”

村長高興的說道:“這是應該的,你們是軍人,優先幫助軍屬收割小麥,誰都挑不出毛病。”

石大堅帶著麾下士兵,開始幫助村民收割小麥。

他們手中的工具,就比村民好很多。

他們用的鐮刀,是鋼鐵廠採用最新淬火工藝,生產的鐮刀。

比尋常的鐮刀,更加鋒利和耐磨。

士兵還都是青壯,這次帶來計程車兵都會幹農活,收割小麥速度遠超村民。

這是參軍模範村,小山村青壯很少,大部分是四十歲的大叔。

他們常年受到士紳壓榨,有的已經滿頭白髮,臉上都出現皺紋和老人斑。

開始還擔心小麥沒辦法快速收割。

村民們看著軍隊收割小麥速度非常快。

村民們把割下來的小麥,成捆的捆好。

準備運到晾穀場去晾曬。

看著成捆的小麥,黃色的麥穗,每個村民都露出開心的笑容。

……

益門鄉鄉長韓翠柏,他用黑驢拉著一輛大車,車上面還有一個古怪的機器。

驢車剛走進臨河村,就有很多村民圍上來。

“韓鄉長來了,他帶著脫粒機來了。

我們終於不用自己拍打麥穗脫粒。”

“鄉親們,你們的糧食產量,鄉里都已經報上去。

你們有沒有出現重大差錯,把劣田報成良田。

出現這種事情,及時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