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紡織工業 香皂(第2/9頁)
章節報錯
它還只需要一個人就能操作。
我們一匹棉布的價格,現在是二百枚銅幣。
用飛梭織布機生產,一匹棉布的價格,應該能降低到一百枚銅幣。”
蘇河笑著回答道:“你們太小看工業化的能力。
哪怕原料成本相同,一天生產一匹布和一千匹布,生產成本都相差巨大。
我們的一匹棉布,我還準備賣二百枚銅幣。
但它不是小匹,而是大匹。
一匹布寬1.5米,長30米。
它的大小,幾乎等於之前四匹布的大小。
我們直接把布匹的價格,降成原來的四分之一。
最關鍵的一點,飛梭織布機織出來的布,它的質量要比其他布好。
價格還比其他布匹便宜,我們又能大量生產。
現在鄉村中很多農民,連一件得體的衣服都沒有。
對於布匹需求量很大,我們生產出的布匹,不用外銷。
只靠本地的需求,就能回籠大量資金。
我們布匹定價低。
這樣很多百姓,就能買幾尺布,做一件新衣服。”
蘇河前世記憶,在清末時期,遠洋運輸過來的洋布,又交了關稅。
它的價格都低於土布的一半。
工業化大生產,生產效率遠超於小農時期。
成立紡織廠,大量的布匹生產出來,必然會打擊小農經濟。
但漢中這裡的織工太少,影響不大。
大量女織工,都會被吸納進紡織廠。
統領府官方建立的紡織廠,三班倒制度,需要大量的女織工。
紡織工廠屬於官方辦的公司,不是血汗工廠。
維持社會的穩定,讓工人更加富足,這比掙錢更加重要。
不可能像西方工業革命初期那樣,把人當成消耗品。
蘇河讓織布機停下來,這三臺織布機,分別織絲綢、棉布、麻布。
他讓工人把布匹裁剪成一條,三種布匹遞給官員們觀看。
蘇五牛摸著手中的麻布,他震驚道:“這麼精細的麻布,摸上去一點都不割手。
這樣的麻布,完全可以貼身穿著。
我在村裡的時,買不起棉布,自己割麻煮麻,製作麻衣。
穿那種新鮮的粗麻衣,把我身上扎出血,非常痛苦。
但必須要穿這種衣服,不穿衣服,士紳不會讓租他家的地,說有傷風化。”
官員們看著飛梭織布機,織出來的布匹。
這些布匹質量,明顯比他們用的布匹好。
蘇河知道布匹質量強,主要是紡紗機紡出的紗線質量好
他帶著官員,參觀這三種紡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