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縣。

杜源正在大街上給人寫信,他現在以寫信和賣字畫為生。

他之前是給縣裡的大士紳高家當私塾先生。

蘇河入主漢中,高家被抄家滅族,他就失業了。

當地士紳家族,大部分都破家,私塾先生過剩。

他這種年紀輕輕,經驗不足的私塾先生。

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已經失業好幾個月。

前期統領府招募讀書人,杜源可是有氣節的人,寧可餓死也不從賊。

從賊是無法抹除的黑點,再也不會被大明朝廷任用。

但蘇河帶領軍隊,在寶雞縣一戰殲滅十多萬大明精兵。

杜源就產生後悔的情緒。

這大明朝明顯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打不過建奴,都被建奴打到京城。

現在連反賊都打不過,被滅了一省的精銳。

廢物到這種程度的大明朝,統治力逐漸崩壞。

聰明人都能看出來,現在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杜源想要去漢中城吏部求個官。

但他發現,沒有正經的讀書人去求官,都是胥吏和胥吏子弟。

這種情況,去求官,非常影響他在士林的風評。

進入官場之後,會讓他舉步維艱,杜源準備等待科舉。

他在乎士林風評,但肯定沒有官位重要。

讓杜源猶豫不決的原因,就是吏部官位給的太小了,一個鄉長之下的小吏。

這連一個最低的九品官都不是。

他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最後和胥吏子弟一起伺候,他之前看不上的鄉長。

杜源非常不願意,因為這個芝麻官,影響士林的評價,這會降低他的身價。

他已經一無所有,全靠這一身薄名支撐。

如果連名聲都失去,他不知道自己今後要怎麼進入官場。

杜源看到縣衙又貼出一張告示。

上一張告示是科舉暫緩取消,這讓他傷心好久。

在士林中打聽,才知道統領府科舉,要取消朱程理學地位,用心學代替。

很多士林子弟準備罷考,給統領府施壓。

杜源偷偷買了一些心學書籍,他知道很多士林子弟,也在偷偷學心學。

他做完手中的幾單生意,直接收拾好攤位,去看一看告示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