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金幣 銀幣 銅幣(第2/3頁)
章節報錯
金幣【一兩】這兩個字略微突出,摸上去有很強的凹凸感。
金幣外圍帶有一圈類似鋸齒的花紋。
金幣直徑十厘米,摸上去非常厚實。
蘇河又看向銀幣,它的製造工藝和金幣基本相同。
銀幣是現在的主流貨幣,它們的種類非常繁多,不像金幣只有一兩。
銀幣一共有三種,它們的樣式也和金幣差不多,但大小和厚度不同。
銀幣分為一兩、半兩文和100文。
銀幣的一面標註面值,另一面的圖案都不同。
一兩銀幣,上面是蘇河的頭像。
半兩銀幣,上面是老農趕著耕牛種田。
一百文銀幣,上面是站在大炮後面的火槍兵。
蘇河拿著金幣和銀幣,金幣和銀幣之間沒有固定換算比例。
例如一枚金幣兌換多少枚銀幣?
金幣和銀幣的兌換比例,是跟著金價和銀價走。
蘇河知道,世界黃金的儲量稀少,開採量非常穩定,它的價值相對固定。
白銀的儲量巨大,開採量隨著工業的發展,會急劇上升。
導致它的價格大跳水。
現在主流貨幣是白銀,蘇河製作金幣,主要是為了穩定幣值。
等到白銀崩盤時,還能有金幣支撐。
銀幣和銅幣是民間主要流通的貨幣。
銀幣和銅幣兌換比例固定,一銀幣等於一千銅幣。
銀幣最小的面值,標註的就是一百文。
蘇河看著精美的銀幣,他知道這種製作精美的貨幣。
交易出去之後,肯定會被百姓收藏起來。
這是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種市場規律。
只有加大貨幣的供應量,同時回收民間的白銀和劣幣,鑄造成新的銀幣。
同時嚴格管控鑄幣,嚴厲打擊民間私鑄行為。
這才能讓錢幣正式流通起來。
銅幣使用量最大,鑄造規模也最大。
它的樣式就非常簡單,兩面都標註銅幣的面值,上面沒有圖案。
銅幣只有兩種,分為一文和十文。
為了和大明銅幣做出區別,銅幣沒有采取外圓內方的形式。
它採用的依然是金銀幣樣式。
蘇河沒有廢兩改元,就是人們現在習慣【兩】這個貨幣單位。
不需要廢兩改元,適應其他國家的貿易體系。
蘇河看著錢幣,他很滿意,向蘇五牛詢問道:
“銀幣和銅幣的產量怎麼樣?”
蘇五牛笑著回答道:“蘇統領放心,我們之前沒有大量鑄造錢幣,就是為了積攢模具,同時摸索鑄造錢幣的經驗。
這個模具用鋼鑄造,打磨它們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