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重文輕武的程度,大宋朝都沒達到。

除非領兵的文官是一個知兵的人,他可以和手下將領同甘共苦。

要不然瞎指揮,打仗肯定是敗多勝少。”

蘇河簡單說一下,明軍指揮體系的不足。

大明衛所軍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

已經完全腐化,除了個別邊軍,根本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但爛船還有幾顆釘,就是這些邊軍,戰鬥力也很強。

只是文官瞎指揮,才讓他們徹底廢了。

一隻綿羊帶領一群獅子,它們只能吃草,不能捕獵。

蘇虎擔憂道:“他們已經快突破地雷陣,我們是不是讓我大哥,派些人過來防守渭河防線。

蘇統領和李參謀,去大散關躲避一下。”

“不需要,我在這就能吸引住官軍主力。

告訴蘇熊,如果去寶雞縣城的官軍兵力少,就把這支兵馬儘量殲滅。

如果明軍主力去寶雞縣城,再按原定計劃守城。

我們負責殲滅圍攻渭河防線的官軍。

兩邊一樣多,那最好不過。

就用守城戰消耗官兵。

要相信混凝土堡壘的堅固程度。

官兵根本沒有能力攻下我們。

只要我們找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吃掉一部分官軍。

哪怕我們總體兵力遜色於官兵。

一定要在區域性戰場,保持優勢兵力,才能出城作戰。

儘量殲滅官兵,只要我們打下幾場勝仗,官兵必敗無疑。”

李鳳鳴聽完,讚歎道:“蘇統領的兵法簡單易懂。

集中兵力優勢,以多打少才更容易勝利。

孫子兵法也說過: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

尤世祿親兵傳來總督大人的命令。

他負責進攻炮臺,總督楊鶴隨後領兵就到。

姜勝總兵負責進攻寶雞縣城。

尤世祿看著手下計程車兵,這幾天養精蓄銳,每頓都有豬肉吃。

訓兵們計程車氣很足,軍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