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們聽到蘇河的訓斥,他們都不在言語。

李鳳鳴翻看完桌上的資料,他提醒道:“只應對陝西的官軍,我們現在的兵力,沒有太大問題。

但絕不能兩線作戰,現在的後勤和兵力,無法支援軍隊兩線作戰。

必須要守好金牛關和漢水,也要注意褒斜道,這個重要的運輸通道。”

蘇河看到武英殿軍官發完言,他楊文華殿文官,討論後勤等方面工作。

王仲策最先發言道:

“後勤運輸沒有問題,我們多次組織青壯修路,興修水利。

下沉到鄉村的基層官吏,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把後勤運輸工作交給他們,動員村民給軍隊運輸後勤,完全沒有問題。

漢中糧倉純糧足夠,能保證前線士兵,在後勤運輸線暢通的情況下,兩年內不斷糧。”

張德志看到王仲策說完,他立刻保證道:“武器彈藥,我們工部能保質保量生產,絕對不會影響前線作戰。”

蘇河與文武官員交流後,下達作戰命令。

“這次我帶兵親自督戰。

一師一旅、一師三旅、二師一旅、二師三旅、近衛旅、炮兵旅。

一共兩萬六千人,全部前往渭河前線,迎戰大明官兵。

蘇壯率領二師二旅駐守褒縣,防守漢中城側翼。

同時派兵駐守褒斜道等道路,設立炮臺,防止官軍修通這些地方。

李青木率領水師旅防守漢水,防守從漢水進攻的敵人。

蘇石率領一師二旅,駐守金牛關。

如果川軍出省,一定要擋住他們。”

蘇河完成兵力部署,他給大家鼓勁道:“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次大考。

透過這次考驗,就就代表著我們能正式和官軍分庭抗禮。

我們能有一塊穩定的地盤,發展壯大。

只要挺過這道坎,我們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封侯升官都不是問題。

我相信,憑藉我們的實力,哪怕是遇到困難,也能邁過去。”

……

統領府下達作戰命令,各個部門都開始忙碌起來。

陳倉道水泥路已經修通。

現在道路上,不時有排列整齊的軍隊,小跑著奔向大散關。

他們穿著黃色亞麻衣服,揹著長長的火槍,腰間還挎著幾枚手榴彈。

他們後方傳來噔噔的響聲。

一頭騾子拉動三門串在一起的75輕型火炮炮車。

炮車的互相撞擊聲,船離的很遠。

這支軍隊走後不久,又迎來一隻同樣穿著的軍隊。

只是他們都坐著驢車,也沒有攜帶火槍。

軍隊後方還傳來轟隆隆的響聲。

這個是兩頭騾子,拉著110中型火炮,在水泥路上行走。

炮車的鐵車輪,壓在水泥路上,產生巨大的響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