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招募王仲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蘇河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
“蘇統領客氣了。”王仲策拱了拱手,介紹道,“這是舍弟王季俊,他有些拘謹,不善言辭。”
王仲策不自覺的在“舍弟”這兩個字上加重語氣。
蘇河請兩人來到書房,他親自給兩人倒了杯茶。
“我久聞王先生大名,你在我們隊伍裡也工作一段時間。
請王先生指出一些政策的得失。”
蘇河真心誠意請教,王仲策有才,又是旁觀者,更能看清楚一些政策的利弊。
王仲策知道這是蘇河在考校自己。
這同時也是他觀察蘇河的機會。
古語有言:“君擇臣,臣亦擇君。”
現在這情況,他為了家族安全,已經決定從賊。
但努力幹事,還是混日子,需要透過這次交流確定。
“我一共發現三點需要改進的政策,僅供蘇統領參考。”
“第一點,你們推行貸田,想要實現耕者有其田,團結農民打擊士紳。
但你沒有嚴格區分,你現在能團結的只有貧農。
中農只想過安穩日子,富農想要成為士紳。
分到農民手中的田地,也分為良田和劣田。
我聽士兵討論,你們定的是統一稅率,這完全不可取。
必須要土地肥力不同,距離水源不同,定下相應級別。
良田多交稅,劣田少交稅。”
王仲策說完,觀察蘇河的表情。
他發現蘇河依然面帶微笑,沒有任何憤怒之色。
王仲策放下心,蘇河還是有容人之量,他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第二點,你消滅士紳,卻沒培養新計程車紳。
現在只是啟用一部分胥吏,還讓他們在本地任職。
胥吏能升職可以,但絕不能讓他們在本地任職。
從宋朝到現在,一直在抑制門閥士族誕生,絕不能給他們一絲機會。
還有,你拒絕士紳,為什麼要把所有讀書人擋在門外。
讀書人可以改造他們,但不能拒絕他們。
想要穩定的治理地方,必須開科取士吸納讀書人。
你不喜歡儒家那套,可以改變考題。
考法家、墨家等等都沒問題,但千萬不能取消科舉。
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太監才能當官。
有很多人自我閹割,爭著搶著去當官。
絕不能絕了讀書人的希望,要不然他們寧可支援胡虜,也會反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