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多數國家,都不像桂國那樣輸得非常慘,也不像越國那樣贏得非常漂亮,可以清晰的判斷出來。

他們瞭解到東方廣播電臺,正在分析這件事,立刻選擇收聽東方廣播電臺的節目。

東方廣播電臺節目錄音室中,主持人王小虎看向米有德。

“米先生研究地緣學說。

對於哪些國家真正的贏了;哪些國家看上去贏了,實質上沒贏;哪些國家看上去輸了,實質贏了。

這種情況應該一清二楚,請米先生為迷茫的我們解答一二。”

米有德輕鬆幽默的說道:“我不是神棍,無法算出來所有細節。

有些國家悶聲發大財,具體的情況只有他們自己瞭解。

我是根據各國的公開資料與他們對某些事件的反應,判斷出各個國家的真實情況。

難免有所疏漏,僅供大家參考。”

這個話題影響太大,米有德可不敢隨口一說,他先說這句話,給自己的話留有餘地。

他說完這句話,不出意料從主持人王小虎臉上,看到驚訝的表情。

如果他還留在楚國編寫雜誌,說話肯定不會這麼委婉,依然保持之前的風格。

他已經決定接受帝國縱橫大學的邀請,成為專講地緣學說的教授。

米有德在前往帝國之前,他還要周遊各國,為自己準備出的書積累資料。

他可不想把各國的人,得罪的太狠,導致他旅途出現波折。

米有德說了這番推脫責任的話,他這才開始說具體的內容。

“我自認為這場席捲大部分藩屬國的戰爭,各國得到利益的多寡,分成大贏、小贏、不贏、小輸、大輸五個等級。

真正的大贏國家會讓很多人意料。”

主持人王小虎趁機說道:“米先生詳細說一說,米先生認為的大贏國家,我想應該是越國。

它的領土擴張不止一倍,還佔據了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蘇伊士運河。

越國大贏,應該是毫無爭議。”

米有德笑著說道:“大贏的國家,不只是越國。

越國當然是大贏家,它選的時機非常精妙,在聯盟最困難時抓住機會。

讓吳國頂在前,越國在後方默默發展。

越國的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爆發之後,立刻找準機會,奪取因為戰爭已經有所虛弱的閩國領土。

還是閩國最為核心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帶。

越國在這場戰爭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

越國向我們生動的演繹臥薪嚐膽發展自己,最後一鳴驚人震驚世人。

越國是這場戰爭的大贏家,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但以地緣學說的角度,這場戰爭之中,還有兩個國家在悶聲發大財。”

“還有兩個國家能得到大贏的評價?”主持人王小虎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說道。

王小虎想了想,試探性的說道:“曹國還是襄國,在這場戰爭中,綜合戰爭與權謀,這兩個美洲國家表現的都讓人意外。

但以這兩國獲得的利益,我認為評不上大贏。”

米有德擺了擺手說道:“當然不會是這兩個國家,他們放在小贏的檔次裡,我認為都有些勉強。

大贏的兩個國家,沒有參與到歐洲戰事,他們屬於悶聲發大財。

只關注這些活躍的國家,很容易把他們遺漏。

這兩個國家就是鄭國與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