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趙國出現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對於軍隊的監管,出現了問題。

這件事情,帝國做得很好。

軍官相互之間監督,士兵也被組織起來,監督軍官的作為。

無論是平時的教育,還發響,都時刻提醒著士兵,誰才是養活他們的人。

曹國的手段也非常不錯,他們沒有能力學習帝國,但卻另闢蹊徑。

嚴格限制將領的權力,把將領能做的事情,透過規章制度約束起來。

一旦某個將領做出出格的事情,不只是士兵不會跟隨。

他的下屬軍官,也為了能夠立功,選擇擒拿亂命的將領。

為了防止出現趙國的情況,導致我國在與曹國進行國戰時,某支軍隊發生動亂。

臣建議學習帝國,在軍隊內部建立嚴格的監察制度。

同時學習曹國的某些優點。

讓大都督府成為真正的指揮中樞。

帝國國土面積龐大,不得不對前線將領放權,讓他們可以臨機應變,解決突發的問題。

我們和曹國都算上是國土廣袤的藩屬國,但與帝國相比,差距非常大。

現在又有電報和電話,這種便於聯絡的手段。

完全可以做到,前線將領在有重大行動之前,提前向大都督府請示。

只要我國的軍隊能做到這種程度,再輔以一定的監察手段。

我國必定不會發生類似趙國的叛亂。”

大都督雷千澤當然知道,趙國遇到的問題怎樣避免。

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將領,他都知道面對這個問題,只需要加強中央集權,就能迎刃而解。

加強中央集權,那就是在動其他人的利益。

哪怕他是大都督府大都督,一旦在這件事情上有所動作,必然會迎來反噬。

大都督雷千澤都知道他的下場。

這次與曹國的戰爭,魏國取得勝利,他可以攜大勝之威平安落地。

一旦魏軍表現的不好,他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魏王蘇虎看在他以往的功績上,只是丟官棄職。

一旦民怨太大,他成為了棄子,將會被送進大牢。

大都督雷千澤正在思索他的未來之時。

魏王蘇虎用力的一拍椅子扶手,啪的一聲響,直接把眾人震懾住。

“好,雷卿說的太好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為了防備曹國的反間計,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朝廷必須要能做到,全面管控前線將領,絕不允許任何人,遊離在體系之外。”

魏王蘇虎開始與群臣商討,怎樣約束前線將領。

既能保證有將領叛亂的情況下,其他人有足夠的權利,能夠及時阻止他叛亂。

又不能影響到前線作戰,必須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不下降。

他們都是聰明人,當然只有中央集權,把軍隊的指揮調動等權力,歸屬到中央。

讓前線的將領,只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執行者。

前線的將領,沒有朝廷的命令,做不成任何事情。

那也就不必擔憂,他們會叛亂,反噬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