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銀彈攻勢(二)(第1/5頁)
章節報錯
襄王蘇振興做事雷厲風行,既然決定做好一件事,他就會投入大量的資源。
他知道想讓沉下做好事情,他身為國君,承諾的事情必須要做到。
“龐愛卿,你想要做好一件事,沒有官身形式不方便。
現在事情沒辦好,本王不方便酬功。
你就先當四品的翰林學士,這種沒有任何差遣的散官。
但本王准許你自由出入王宮奏對之權。”
襄王蘇振興認可龐林的計策,願意相信他能成功。
他這樣做,也有千金買馬骨的示範作用。
魯侯侯平玉只是進行初步篩選,就從民間篩選出幾位大才。
龐林的待遇傳遞出去,會有更多的民間有識之士願意投效。
現在資訊交流速度與古代不可同日而語。
不只是襄國的有識之士,這件事情傳揚出去,其它藩屬國甚至帝國的有識之士,都會趕往銀都。
畢竟自認為是被埋沒的天才,這樣的人很多。
其中有大部份人都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但這其中不乏真正的天才。
襄國只要能招募一位天才,所有的投入都能賺回來。
龐林沒有想到,他獲得權力的速度會這麼快。
翰林學士沒有多少實權,只是一個清貴的官位。
但一名官員的權利,從來不是看他的職位,而是看他手中掌握的力量或是從上級分封獲得的力量。
除了禍國的梟雄,絕大部分官員的權利,都是來自君主的分封。
君主願意其分享多大的權利,這人就掌管多大的權力。
自由出入王宮,隨時向君主奏對的權利極大,只有少量的官員擁有。
官員真正擁有的權利,不是明面上職位的高低,而是距離君主的遠近。
這也是自古以來,太監和外戚能夠專權的緣由。
龐琳立刻放下碗筷,站起身謝恩:“臣得到王上如此看重,必將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盡最大可能完成銀彈攻勢的目標,為我國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襄王蘇振興看到龐林如此表現,他就知道自己做對了。
“龐愛卿為了國事奔忙,本王為龐愛卿提供相關的保障,這是應有之義。
任由龐愛卿挑選官員,無論是看到哪位官員,都可以把他調走。”
龐林知道襄王蘇振興這樣說,這是給了他極大的權利。
但他要真不懂事,調走關鍵部門的人,那必將影響襄王蘇振興對他的觀感。
龐林連忙拒絕道:“王上,臣所執行的任務,在官場歷練多年的正統官員,根本無法完成。
請王上允許臣,從民間招募相關的人才。
其中一些人才,很可能在大牢之中。
如果臣招募這些人,請王上特赦他們的罪行。”
襄王蘇振興聽到龐林不用調動官府的人,他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現在朝廷人手緊張,如果調動官府的人,一些不太緊急的工作就要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