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也有一種自豪感,同樣不會對朝廷感到失望。”

宋王展鐵正在想這個策略的利弊。

大都督陸庭芳有些擔憂的問道:“我們這樣做,會不會導致帝國干預。”

首相金闊海對於這個問題,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語氣堅定地說道:“帝國絕不會干預。

我們如果屠殺平民百姓,帝國肯定會以我們違反《建鄴公約》為由,出兵制裁我國。

但我們只是轉移佔領地區的百姓,對他們好吃好喝好招待。

沒有違反各國共同簽訂的《建鄴公約》。

帝國也沒有理由干預這件事情。

只是我國先期對於這些百姓的管理,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

這個做法也太招人恨,會導致我國的名聲不太好。”

宋王展鐵用力的一拍桌子,大聲說道:“這件事情,我們幹了。

只是名聲而已,完全不重要。

要面子,那就要丟掉裡子。

我們已經投入極多的資源,能收回一點,那就要收回一點。”

宋王展鐵直接同意首相金闊海提出的策略。

這個策略會招人恨,導致宋國的名聲變差。

但他確實能讓宋國彌補戰爭消耗的資源。

一些蜀國的機器,價值不會太高。

但那批人口,價值會極高。

現在宋國提供每人一百兩銀幣的待遇,都無法招募到漢人。

現在招募到的移民,大部分都是野性難馴的土著,帝國半賣半送把他們運到其他藩屬國。

宋國需要花費極大代價,教育這些人。

如果能搞到幾萬人口,其中再有一些技術工人,這次進攻蜀國,那就完全不虧。

現在獲得一名漢人青年,等到他百年之後,就變成了十幾名漢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價效比極高。

宋國現在遇到的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法。

宋王展鐵開始與兩位大臣商量,宋國的戰略轉向。

宋國與蜀國之間的戰爭,確實需要做出取捨。

宋國絕對不能陷入到這個戰爭的泥潭,無法脫身而出。

他們三人達成共識,再交給下面的人進行細節填充,那就變成了具體的執行方案。

對於治國而言,開小會辦大事,開大會半小時。

他們三人決定宋國向哪個方向前進,可以做到極其高效。

又不會出現君主剛愎自用,導致國家出現岔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