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國內閣大臣方度在華沙的這段時間,過得很不好。

他是瑞國的使臣,漢人講究兩國開戰不斬來使。

對於異族的使臣,都能夠容忍,更不論同族的使臣。

但只是容忍而已,方度多次前往蜀國大臣的府邸,全部吃了閉門羹。

他連找人談判,都不知道去找誰。

方度一直等待著局勢發生變化。

他從收音機瞭解到,宋國正式進攻蜀國,就知道他苦苦等待的機會已經來臨。

瑞國君臣一直謀畫的事情,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

方度第一次在華沙安心的睡著了。

他知道經過此事之後,局勢已經逆轉。

不是瑞國有求於蜀國,而是蜀國有求於瑞國。

方度之前一直沒有見到的蜀國大臣,他們會主動前來。

他所預料的情況正在變成現實。

第二天一大早,方度剛剛洗漱完。

他就接到蜀國官員的通知,蜀國首相黎酒將會在內閣會客廳會見他。

方度聽到這個訊息,他心中的憂慮緩解大半。

這就說明蜀國已經做出了選擇。

蜀國沒有能力進行兩線作戰。

只能選擇和瑞國或是宋國停戰。

方度在華沙,瑞國國內也遭遇到楚國的威脅。

這就表明瑞國和談的誠意很足。

瑞國正在被楚國威脅,急於停戰。

瑞國沒有時間拖下去,不會趁機敲詐蜀國。

宋國卻是用卑鄙的手段宣戰,主動進攻蜀國,一副徹底吞併蜀國的架勢。

方度猜測,以宋國的傲慢,宋蜀兩國之間連基本的溝通渠道都沒有。

現在他的猜測得到初步驗證,心中完全沒有了壓力。

瑞國這次所求不多,兩國之間只要能達成停戰協議,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好商量。

方度乘坐瑞國大使館的車輛,前往蜀國首相黎酒所在的會議室。

他抵達會議室,發現這裡只有四名官員。

這與他所預料,要與多名官員爭辯的場景完全不同。

蜀國首相黎酒立刻迎了過來,他勉強擠出一絲微笑。

“歡迎方度先生前來我國做客。

我這段時間太忙,怠慢了客人。”

方度聽到黎酒這樣說,他也客氣的說了一句沒關係。

兩國好不容易找到臺階,他總不能因為個人的恩怨,影響到國事。

他們分別落座在長桌對面,開始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