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兩國攻趙(第2/5頁)
章節報錯
“你有這個心,父王就很高興。
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學有所成之後,幫助父王。
父王的任務,就是讓你能夠安心學習。”
襄王蘇振興經歷與大兒子短暫交流,幫助他下定決心。
襄國只有先發制人,才能解決趙國的威脅。
這場戰爭之中,襄國如果無法掌握主動權,他們將有極大機率輸掉戰爭。
襄王蘇振興已經快熄燈就寢,他接到內閣的彙報。
他們經過不斷的拉扯,襄國已經與宋國達成合作協議。
宋國將會派遣一千名工程師,幫助襄國進行產業升級。
宋國將會分享一部分技術,幫助襄國技術進步。
這就是襄國與宋國達成的最重要合作條款。
襄國盛產白銀,現在銀幣是世界主流貨幣,襄國從來不缺錢。
襄國早期線路內亂,蘇振興上臺之後,大力整頓國內的局勢。
這就讓襄國失去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這對於襄國的工業發展,影響極為嚴重。
各國在發展的時期,他們紛紛從帝國引進工程師與各種技術。
襄國局勢穩定之後,卻發現他從帝國,只能引進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
有本事的工程師,基本都被帝國的公司,以高價值的合同捆綁。
少府旗下的官營公司,對於工程師等掌握技術的人才,管控的更加嚴格。
襄國這種後起之秀,即便是有錢,那也僱用不到足夠數量,真正有技術的人才。
只是透過各種方式,僱傭幾十名工程師,那對於整個國家工業的發展,幾乎沒有促進作用。
襄王蘇振興這次能感覺到,宋國推動襄國反抗趙國,這其中有著歐洲其他國家的影子。
他推測出這個情況,當然不會客氣,這個機會十分難得,襄國要儘量要好處。
襄國本身有著足量的資金,再加上這些引進的工程師。
襄國自主發展的工業,必將會迎來一個新時代。
工業實力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底氣。
襄國有足夠的工業實力,面對趙國的威脅時,就不會感覺到恐慌。
現在看談判結果,襄國大獲成功。
襄王蘇振興知道襄國的選擇極為重要。
襄國與趙國開戰,這就是一個導火索,點燃美洲大陸所有地區。
趙國被捲入戰爭之中,南美洲兩個大國,曹國和魏國就能放心開戰。
曹國和魏國的矛盾已經十分激烈,這兩個國家之所以剋制的原因。
那就是趙國這個影響戰爭平衡的國家,還沒有表明態度。
特別是對於曹國來說,一旦魏國和趙國聯合圍剿。
他只憑借一國之力,很難抵抗兩個大國的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