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外交攻勢(第4/5頁)
章節報錯
我們與趙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現在開戰,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勝率。
一旦再給趙國十年和平的發展機會。
趙國的工業潛力徹底爆發出來。
我們在與趙國開戰,連百分之二的勝率都沒有。
甚至等不到那個時候,只要趙國判斷,歐洲大部分國家線路戰火,帝國也不會干預藩屬國之時,他們必將對我們燕國出手。
我們燕國的地位特殊,國君帶領我們重開拓團一路成長為一個國家。
當年數百開拓團,只有我們成功建立了國家。
我們燕國不屬於帝國冊封的藩屬國,不受到帝國的保護。
這就說明,趙國不需要對我們宣戰,隨時能夠入侵我國。
我們絕不能等到趙國主動進攻我國,那樣我們燕國幾乎沒有生機。”
燕國公祖思明等到大都督宋學文說完。
他放下筷子說道:“諸位愛卿都已經聽明白。
我們燕國想要生存下去,這場戰爭不得不打。
我們絕不是懦夫,哪怕是死,那也要死的轟轟烈烈,死在戰場上。
絕不能死在敵國的囚牢裡。”
“支援國君的政策。”
“我們必須要擴充套件生存空間。”
“溫暖的土地才能種植糧食,有糧才有人口,有人才有國家。”
燕國的大臣,紛紛支援出兵趙國。
他們也知道,燕國繼續困守苦寒之地,除非放棄城市,選擇學遊牧部落那樣遊牧。
要不然燕國肯定會因為物資匱乏崩潰。
他們真的要學遊牧部落,第一個對他們出手的敵人,很可能就不是趙國,而是帝國。
開拓團的宗旨是為漢族開闊生存的土地,而不是化漢為胡。
燕國在積極備戰,他們的動作根本瞞不住趙國的探子。
不只是燕國在備戰,趙國南方的襄國,同樣變得不安分。
宋王特使李晉安,再次走在銀都的道路上。
銀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繁華。
襄王蘇振興這幾年讓襄國的局勢趨於穩定。
襄國迎來和平,它也就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間。
李晉安無法排出實力最強的藩屬國,但要排出最有錢的藩屬國,襄國一定排在前三位。
趙國和遼國盛產黃金,襄國盛產白銀。
這些年隨著黃金的價格高漲,白銀價格每年都在走低。
帝國已經傳出風聲,今後要以金幣作為價格的錨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