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日,早上七點半。

四國聯盟曲陵大營,唐國統帥賈真、閩國統帥竇驍、慶國統帥安磊正因為作戰計劃爭論不休。

唐國統帥賈真主張閃電戰,他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我們對面有越軍三萬人,吳軍一萬人。

但他們都是紙老虎,一碰即碎的玩意。

吳軍基本都是新兵,這個情報已經確認無誤。

越軍是客軍,卻掌握著更強的實力。

主弱客強的情況,吳越兩軍想要密切配合,根本不可能。

我們只需要盯著脆弱的吳軍打,只要吳軍潰敗,越軍根本沒有必要死守戰場。

聯軍可以輕易突破吳軍的防線。

北方又有桂軍給與壓力,吳軍短時間內無法抽調更多的軍隊支援。

我們即便是無法打到建鄴,那也能給吳國造成極大的混亂。

甚至可以支援吳國人叛亂。

吳國內憂外患之下,即便是沒有崩潰,他的作戰能力也大打折扣。”

閩國統帥竇驍卻極力反駁這種戰術。

“賈將軍的戰術就是在賭。

賭越國不會誠心誠意幫助吳國,賭吳國的軍隊,來不及支援。

聯軍的局勢還沒有到必須要賭的程度。

我們的作用是一支偏師,起到牽制吳國的作用。

只要能牽制吳國,消耗吳國的兵力與物資,就已經達到目的。

完全沒有必要冒險。

開戰要穩紮穩打,寧可打得慢一些,也不要增加無謂的傷亡。”

慶國統帥安磊看著兩人雖沒有爭吵,但依舊火藥味十足的情況。

他知道這是唐國對外的第一場戰爭。

唐國一直以來,都不是以實力讓人稱道。

賈真將軍急於表現自己,他一旦打好這場戰爭,必然能成為軍中第一人,戰後有希望接任大都督。

為了榮華富貴,賈真將軍願意冒險。

因為他知道,對面的吳越聯軍人心未必齊。

即便是陷入劣勢,他們這裡只是次要戰場,對於大局的影響不算嚴重。

閩國將軍竇驍領兵卻極為謹慎。

因為閩國真的差點打空一代年輕人。

閩國上下對於戰爭的傷亡極為敏感。

進展速度快,傷亡慘重的將軍和進展速度慢,沒有多少傷亡的將軍。

在閩國看來,後者的能力更強。